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色達縣建三個“萬”字頭基地 打好“生態牌” 奏響“振興曲”

甘孜日報    2021年06月23日


萬頭牲畜養殖基地牦牛養殖廠區。

村民在唐古特大黃基地旁自拍。

◎州縣媒體主題采訪三團 李婭妮 何啟紅 登巴尼瑪 澤仁藏格 色達縣融媒體中心 文/圖

藍如湖水的天空,白如羊脂的流云,映得泥曲河似全息式“大熒幕”。在“大熒幕”左岸的黑土灘上,2500畝唐古特大黃長勢喜人;掠過這片綠意起伏的千畝灘涂,再跨過省道454線,一幅熱火朝天的“春忙好圖景”鋪展眼前。

“泥曲兩岸好地方,滿山遍野種大黃;牧民搖身變股民,翻地起隴好不忙;待到明年好收成,口袋有錢心不慌……大家再加把勁喲!”日前,記者在色達縣克果鄉蹲點采訪時看到,吉日戈娃二村致富帶頭人澤周正帶領20多名牧閑村民翻耕平整新一批大黃下種的板結地。

澤周是克果鄉生態扶貧大黃種植基地的一名長期管護工。因病致貧的他,曾是全村23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之一。2019年色達縣第一個大黃試點項目——生態扶貧大黃種植基地在克果鄉落地,澤周成為基地首批員工。

他告訴記者,前年底,色達縣引進甘孜天珍傳奇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按每畝每年40元的費用集中流轉了吉日戈娃二村2500畝黑土灘種植大黃,“用工高峰時,我和公司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當地牧民近40人在基地務工,短期工一月工資5000元,我們長期管護工一年工資10000元?!?/span>

2020年10月,澤周同克果鄉其他4名貧困牧民從短期工正式“轉正”上崗,成為基地長期管護工,去年每人1萬元的勞務費已“收入囊中”;今年初,甘孜天珍傳奇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再次相中并流轉了吉日戈娃二村另外5000畝沙化地,進行新一批大黃的規模化、擴大化種植,澤周得空便過來幫忙,“現在出家門不遠就是基地,還能兼顧放牦牛、擠奶子、賣酥油,掙錢顧家都不耽誤。我還聽說等到明后年大黃成熟,我們全村老百姓都有分紅。”

蹲在地邊,正在了解大黃種苗情況的基地負責人羅君柯就此替澤周算了一筆“實惠賬”,“目前,基地按每畝種植1600株大黃種苗計算,3年為一個周期,每畝保底產量800公斤,我們公司按照10元每公斤保底價收購,包括吉日戈娃二村在內的36個占股村年均分紅金額預計8.89萬元,吉日戈娃二村有312人,澤周家10口人,戶年均分紅金額少說也有2800多元?!?/span>

萬畝中藏藥材種植基地

如今,在色達縣,像克果鄉生態扶貧大黃種植基地這樣以生態治理和致富增收相結合的中藏藥材種植基地,似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對此,色達縣委農辦專職副主任楊繼忠介紹,“克果鄉生態扶貧大黃種植基地,是色達縣實施三個‘萬’字頭基地建設中的‘萬畝中藏藥材種植基地’的先期試點?!?/span>

“色達縣是國務院確定的120個重點牧業縣和四川省十大純牧業縣之一。眾所周知,發展畜牧業,糧草要先行!”楊繼忠說,“十三五”以來,色達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生產生態有機結合、生態優先的發展戰略,按照“政策引、項目推、技術促、典型帶”的工作思路,積極鼓勵牧民走“種草養畜促增收”和“發展生態畜牧養殖”的路子。

目標明了,如何驅動?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的新常態下,色達縣提出“生態化,產業化,科技化”發展策略,近年來,相繼啟動三個“萬”字頭基地建設計劃,即:萬畝中藏藥材種植基地、萬畝人工飼草基地、萬頭牲畜養殖基地。

“萬畝中藏藥材種植基地是三個‘萬’字頭計劃中最先著手實施的。之所以選擇種植唐古特大黃,是因為它的根系發達,對色達縣這種高寒缺氧、鼠害嚴重、植被稀少的高原生態脆弱區的水源涵養、穩固防沙、生態治理等都能起到關鍵性推動作用?!鄙_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工作人員游正平介紹說,該計劃同時還在年龍鄉實施2000畝莨菪種植,色爾壩地區甲學鎮實施蒲公英、秦艽、遲苕、芍藥等各類中藏藥材種植,規模達到10000畝以上,而當地群眾或通過草地耕地流轉、或通過長期短期務工、或通過周期滿后收購,均直接、間接獲得了可觀收益。

萬頭牲畜養殖基地

當天下午,記者來到位于原色達縣國營五七牧場的“萬頭牲畜養殖基地”的核心區,云端畜牧業有限公司牦牛養殖廠區“落戶”于此。簇新的綜合大樓、草料庫房、養殖圈棚、試驗車間……一應俱全。

廠區一門之隔的五七牧場,廣袤無垠,草天一色。遠處,兩百余頭牦牛零星“散步”其上;近處,數間冬暖式半鋼架日光溫室大棚正在加緊施工作業。

“我們公司于去年9月正式投入運營。建成當年,產值達250余萬元,向5個占股鄉鎮分紅26余萬元。截至目前,存欄牦牛240頭,預計年產值和分紅至少翻一番。”云端畜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彭艷武告訴記者,公司通過“合作社(家庭牧場)+農牧戶+加工”的方式與縣內多個養殖合作社簽訂有機綠色牛肉收購協議,以適當提高收購價格、解決運費等方式,使農牧民群眾增加收入。

據了解,2020年色達縣共出欄牲畜77041頭,出欄率達22.05%,全縣牲畜的出欄率和商品率明顯提高,群眾養殖牲畜的積極性也顯著提升,而這得益于政府的扶持引導和企業的托底。楊繼忠表示,這兩年,通過龍頭企業、集體牧場、家庭牧場和規模戶養殖,色達縣基地養殖場規模達到10000頭以上,迄今已有集體牧場8個、家庭牧場90個,1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戶達200多家,企業養殖2家; 2020年色達縣還結合實際出臺《色達縣牲畜出欄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家庭分散式養殖戶和規模養殖戶的出欄任務,通過規模養殖戶示范帶動,逐漸轉變群眾觀念。

萬畝人工飼草基地

在發展畜牧養殖產業的同時,色達縣還從創新草原保護與草業發展模式等方面入手,實施“萬畝人工飼草基地”建設計劃,將種草產業作為畜牧養殖業的保障性產業和生態修復的有效措施,天然草場的放牧壓力得以切實減輕,草原生態保護成效得到有效鞏固。

泥朵鄉930畝、克果鄉1200畝、洛若鄉800畝、色柯鎮5000畝······記者每到一處人工飼草基地、人工臥圈種草基地、抗災保畜打貯草基地發現,各基地無一不是建在草地沙化、退化、鼠害化嚴重集中的草地上。

游正平說,“今年,全縣謀劃實施15200余畝人工飼草和人工臥圈種草基地建設。相信不僅對沙化、退化、鼠害化草地治理和生態修復能起到積極作用;此外,待牧草成熟收割儲存后,還能緩解牲畜飼草不足等問題,特別為冬春兩季抗災保畜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同時,我們致力探索青貯飼草種植,今年已在翁達鎮先期實施80畝青貯玉米種植,為后續實施牲畜短期育肥提供飼草料?!?/span>

“下一步,色達縣將以鄉村振興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指引,以增加群眾收入和生態治理為目標,以發展生態畜牧產業和中藏藥產業為抓手,緊扣三個‘萬’字頭建設計劃,積極實施色達縣牦?,F代產業園區和色達縣中藏藥園區建設,以兩大園區為依托,加快推進生態畜牧養殖、人工飼草種植和中藏藥材種植,最終形成產業發展、群眾增收、生態優美、社會和諧的新局面,為甘孜州乃至整個高原地區提供發展樣板。”對于今后的發展,楊繼忠思路清晰。


  • 上一篇:德格縣四舉措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 下一篇:瀘定縣法院公正司法顯初心為民解憂獲稱贊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gxdt/7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