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錦繡爐霍攜手增合力深化“飛地+眾籌”幫扶模式 助推現代農業產業突破發展

甘孜日報    2021年11月29日

本網訊 近日,由成都市錦江區委、錦江區人民政府報送的“‘飛地經濟+眾籌’產業扶貧模式助力精準扶貧——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對口幫扶爐霍縣產業扶貧案例”入選第二屆“全球減貧案例”,為成都市唯一獲獎案列。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錦江區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以州委確定的把蝦拉沱片區納入“三大流域六個現代農業產業帶”規劃為契機,著力優勢資源的轉化、優勢產業的壯大,突出造血機能的形成,在前期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更適合爐霍現代農業農村發展的路徑,深化“飛地+N”幫扶模式,帶動村集體經濟、村民持續增收,助推爐霍現代農業產業突破發展。

探索“飛地+合作”模式。建立企企聯合、產業連片、基地連戶、股份連心、責任連體的“五連模式”,通過招引一家有實力、有經驗、產供銷鏈完備的高原生態蔬菜種植企業(邛崍市黑虎藍海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與爐霍本地農業公司開展合作,指導帶動本地企業發展、推進產業升級,并通過共同持股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先期建設100個智能大棚,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方式,每個大棚保底收入1.7萬元,共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實現參股經營有“紅利”。

探索“飛地+孵化器”模式。針對農戶缺乏相關技術知識、生產作業條件粗放、積極性不高、致富成效不明顯等問題,發揮專業農業種植企業提供的種苗、技術、產銷對接等“一站式”服務平臺,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在適合發展現代農業的其他鄉鎮、村中,試點發展家庭農場、村集體合作社,引導和帶動村民積極參與高原生態種植,實現自我造血、穩定增收。

探索“飛地+保障”模式。在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籌建“一廠一庫三中心”,即菜籽油加工廠、冷鏈倉儲庫、農技病蟲害防治中心、展示服務中心、科技服務中心(建立專家服務點,為生態種植,提供專業指導),方便農戶就近學習現代農業技術、就近處理技術難題、就近加工農產品,全方位保障現代農業產業健康發展。

鄭孝恒


  • 上一篇:跨越山海的牽手
  • 下一篇:紅色名城的“美麗志”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gxdt/7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