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6月08日
湯古鎮的牦牛正悠閑地吃草。
◎本網記者 蘭色拉姆 文/圖
攪拌水泥、檢查磚石、清理建渣……6月6日,九龍縣湯古鎮一幢三層高的鋼架建筑處,工人們正有序忙碌著。該建筑名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九龍牦牛保護與利用工程中心項目,預計今年底完成建設。屆時,湯古鎮牦牛產業將再添一新引擎。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九龍牦牛保護與利用工程中心項目隸屬九龍縣農業產業化開發國有全資公司,專門從事九龍牦牛產業發展。據相關負責人仁千澤仁介紹,工程中心建設完成后將同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四川省草科院、甘孜州畜科所等科研機構和站所院校等達成合作意向,設置實驗室、大數據中心等區域,繼續探索并發揮九龍牦牛的獨特優勢,進一步助力湯古鎮乃至全縣牦牛產業發展。
九龍牦牛是我國上世紀80年代初國家進行畜禽品種資源調查時發現的,因其體型高大、遺傳性能穩定,被列為我國五大地方牦牛品種之首位,載入了《中國牛品種志》和《四川省畜禽品種志》。近年來,湯古鎮在利用自身優勢同時,借力該公司專業技術,積極轉變牦牛產業發展方式,讓農民掌握科學養殖方法,提高養殖水平,增加家庭收入,全鎮牦牛產業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
“過去老百姓養牦牛多數是自給自足,隨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的推進,大家逐漸意識到科學養殖的重要性,學會了如何做好牛舍的衛生管理、消毒及牦牛的疾病預防和怎樣配制飼料等知識?!睖沛傛傞L杜靜告訴記者,如今牦牛的保險、良種繁育和暖棚,加之各種政府補貼,老百姓為如何養好牦牛操的心越來越少了。
在距湯古鎮鎮政府不遠處的九龍縣牦牛產業科普示范基地里,10多頭良種牦牛悠閑地吃著草。看著它們高大健碩、活力滿滿,村民尼瑪澤仁開心地說:“這些牦牛品種很珍貴,去年鎮上有人光賣牦牛就掙了10多萬元。”據了解,該基地還是杭州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援建項目之一,下一步湯古鎮將在此基礎上,建設牦牛主題園、體驗園、體驗牧場等,全力發展牦牛產業鏈經濟,高效促進農牧民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為培育壯大湯古鎮牦牛產業,九龍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以供給側結構調整為重點,以提高單產、效益和高效利用資源為目標,使牦牛產業發展步入生態、社會、經濟、效益兼顧的可持續發展軌道。其中的牦牛“4218”(即一頭4歲200公斤牦牛,在農區圈養100天,可增重80公斤)養殖模式,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經統計,目前湯古鎮每頭牦牛增收可達2000元至3000元。
成績面前不止步,在“十四五”的征程中,湯古鎮希望深入釋放牦牛產業活力,讓其成為百姓致富真寶同時,全方位打響品牌效應,最終成為全鎮牧旅融合的典范。九龍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則打算堅持產村融合,以產興村,通過發展牦牛產業帶動鄉村升級,不斷完善配套服務設施,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同時推進園區景區化、鄉村優美化,從而帶領當地群眾持續高質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