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6月27日
圖為洛熱在野外進行藏藥材基源鑒定法教學。
◎本網記者 丁瑤 文/圖
在德格,有這樣一位老人,行醫40余年。其間,創辦了德格縣宗薩藏醫院并堅持免費為貧困群眾義診,他傾注畢生所學完成了各類藏醫學、文學著作30余部,培養南派藏醫藥傳承人100余名。
這位老人,就是現年79歲的中國民族醫藥協會智庫專家、德格縣宗薩藏醫院原院長洛熱。他前后兩次被評為“全國優秀鄉村醫生”,2021年底,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授予了他“2021年度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獎”榮譽。
傾力傳承藏醫文化
1943年,洛熱出生在德格縣麥宿鎮基足村。他年少時便開始研習藏醫學,12歲時以《四部醫典》為理論基礎,跟隨著名藏醫澤仁彭措開始系統學習藏醫藥知識,包含口傳、制藥、臨床診療等一系列內容。
“那時,我跟隨老師系統學習藏藥的使用特點和方法。比如,藏醫重視藏藥的加工與炮制,通過炮制可適當改變某些藥物的性能,借以提高藥物的療效。按照炮制方法,我們把制好的藥物按病人癥狀分別配制成散劑、丸劑、膏劑、脂劑,讓病人服用,非常方便。”洛熱告訴記者。
1975年,麥宿鎮政府成立了普馬鄉合作醫療站,由洛熱擔任站長兼藏醫師。幾年后,德格縣藏醫院拋來了橄欖枝,邀請洛熱進城工作,但被他婉拒。
洛熱告訴記者,當時麥宿鎮到德格縣城的交通十分不便,很多患者因為路途遙遠無法得到很好的救治,一些突發的疾病依舊需要到鄉上初步醫療診治,所以他不能走,盡管當時縣城的醫療水平和設施逐漸得到改善,可以讓他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他也不愿離開,因為麥宿的群眾更需要他。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洛熱于1981年私人承包了普馬鄉合作醫療站,與德格縣宗薩寺進行同步藏醫藥師承教學管理,隨后醫療站更名為德格縣宗薩藏醫院沿用至今。
上世紀90年代至今,洛熱開設的傳統藏醫師培訓一直在德格縣宗薩藏醫院內開展,以《四部醫典》(《四部醫典》是集藏醫藥理論精華和醫療實踐于一體的藏文著作)作為理論基礎,通過制定完整而系統的課程和培養計劃,如傳統藏藥炮制、野外草藥辨認、藏醫臨床診治、藏醫保健、藏醫倫理、天文歷算等學科,提升受訓藏醫師的臨床實踐能力,而后通過搜集、整理和口傳傳統藏醫藥典籍等方式,至今已經完成了《四部醫典》《玉妥心隨》《米榜藏醫藥集》等50余部典籍的口傳傳承,并培養出南派藏醫藥口傳持有者100余人,目前正在培養的南派藏醫藥傳承人有160人。
“我們受訓的學員,多來自五省涉藏地區,他們學成后多數又返鄉從醫,補充了偏遠地區的基層醫療服務資源,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好評,同時也為藏醫藥的文化傳承和人才儲備奠定了基礎?!甭鍩嵴f。
醫者以大德擔大責
醫者,仁術也,博愛之心也。作為當地知名的藏醫師,洛熱始終秉持《四部醫典》中“心善、工巧、業勤”的教誨,他希望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為涉藏地區的醫療衛生事業貢獻畢生精力。
這些年來,洛熱一直帶領員工從事義診和免費送藥等醫療慈善服務,德格縣宗薩藏醫院每年的義診和免費醫療資金達100萬元,這些善舉得到農牧民群眾的一致好評和真誠感謝,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想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但一個人的精力始終是有限的,于是我們醫院牽頭進行民族手工藝復興工作,引導當地群眾制作民族手工藝品,吸引社會組織力量給予支持和幫助。”2001年,德格縣首家非政府性質的慈善公益組織——玉妥云丹貢波醫療中心成立。
該中心成立至今,已陸續完成超過40個公益項目,其中和醫療衛生相關的傳統藏醫培訓、緊急救護常識、助產士培訓等均獲得了資助方和當地政府的高度評價。尤其是2010年至今,通過玉妥云丹貢波醫療中心慈善項目,我州陸續建成18個鄉村藏醫診所。
2013年,德格宗薩藏醫藥有限公司成立。近年來,公司以“產、學、研”融合模式共同運作,以均衡發展各專項領域完善產業結構。經過公司所有人的努力,已經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生產、科研、傳承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實踐基地。同時,公司還吸納了百余名農牧民群眾就業,其中包含“五保戶”“低保戶”群體。并收購當地農牧民種植的藏藥材和藥農采摘的野生藥材供藥廠使用,促進當地群眾增收。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洛熱第一時間組織公司向本地社區所有群眾免費發放防護藏藥,并組織工作人員和醫務工作者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講座,向我州疫情防控一線捐贈了價值180萬元的抗疫藏藥、藏香,并與州醫療專家組和省中醫藥專家組及時互動,參與我州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和遠程救助工作,積極使用藏藥參與新冠肺炎治療,減輕患者癥狀,聯合發表的《民族醫藥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認識及防治措施》刊登于中國藥學會系列期刊《中草藥》。
盡管已經退休,洛熱仍然堅持把德格宗薩藏醫藥的文化傳承、科研創新與產業發展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協助州政府在德格縣麥宿地區全力建設“南派藏醫藥產業園”,打造藏醫藥大健康文化旅游產業基地。同時,他積極尋求高質量的合作項目,將藏醫藥事業的發展立足于涉藏地區,進而走向全國和全世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大格局,實現醫療服務社區化、藥品產業市場化、健康產業全球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