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8月11日
道孚縣瓦日蘋果基地,村民正在為蘋果“穿新衣”。
本網訊 近年來,道孚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推動全縣集體經濟不斷發展。
以“黨建”為引領,整合資源,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全縣“一盤棋”統籌謀劃,積極構建“一帶一圈兩區”旅游發展布局和“一廊九園三基地”產業發展布局。按照“組織建在產業上、黨員聚在產業中、農民富在產業里”的發展思路,鼓勵村黨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建立以支部書記為法人的合作社118個,推行“黨組織+”產業發展新路徑,讓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引領農村各類經濟主體健康發展的核心力量,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以“扶持”為基石,輸造結合,開啟集體經濟發展新局面。推進集體經濟攻堅行動,建立資金整合機制,借助中省財政集體經濟扶持政策,統籌各級扶持資金,讓分散的項目資金集中發揮出最大效益。2019年至2022年期間,實施中省財政扶持村集體經濟4批12個村,以每村100萬元的金額投入扶持資金1200萬元,通過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助力集體經濟提檔加速,開啟“政府輸血+群眾造血”的發展新模式。同步指導扶持村從“基本情況、目標任務、主要措施、工作機制、組織領導”五個方面對發展項目進行了規劃,制定項目《實施方案》12個,做到責任落實到人、措施到位,保障實施的項目有序推進。同時,對照中省財政集體經濟扶持村相關條件,按照自愿和自下而上報送的原則,嚴格審核篩選,擇優儲備一批擬扶持發展項目。
以“人才”為支撐,培育頭雁,激活集體經濟發展新引擎。聚焦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鄉村振興重點任務落實,通過外引內培的方式,培育起集體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培優育強干部隊伍,2021年村“兩委”換屆時,突出“雙好四強”標準,將242名致富帶頭人充實到村干部隊伍,選派270名優秀年輕干部到村開展幫扶工作,不斷擴大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骨干隊伍。深入推進新時代人才強縣戰略,制定《道孚縣“道塢英才”實施辦法》,重點實施“道塢英才”人才項目,培育農林牧水領域26名優秀人才,為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結合加強換屆后鄉村領導班子能力建設,制定村干部提質強能培訓計劃,著重將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內容納入培訓課程,組織開展各類技術培訓12場次,99名村干部取得中專以上學歷,鄉村干部適應市場、領導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同時,落實村干部績效獎勵,明確集體經濟發展創收獎勵補貼作為村干部工作報酬構成之一,引導村干部樹立敢闖敢試的新觀念,有效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活力。
以“增收”為目標,多元發展,打造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道孚縣按照“以點連線、以線帶面”的工作思路,鼓勵各村因地制宜探索創新。采取自主發展、入股分紅等方式,整合集體資源,吸納群眾入股,發展旅游接待、溫泉開發、田園鄉村等特色產業,走出了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子。先后打造了八美鎮中古村“黨支部+企業+合作社”的旅游帶動型、“黨支部+公司+合作社”的資產盤活型、“黨支部+基地+合作社”的休閑體驗型等多種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樣本,通過抓示范推動全縣村集體經濟發展。2021年,全縣集體經濟收入達485.18萬元,集體經濟收入在5萬元以上的村有21個,跑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加速度”。
楊輝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