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鄉城縣以法治之力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甘孜日報    2023年12月12日

本網訊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近年來,鄉城縣司法行政系統堅持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大工作力度、更實工作舉措,扎實開展“鄉村振興 法治同行”活動,深耕糾紛調處、細作法律服務、厚植法治沃土,以法治之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深耕”糾紛調處,夯實平安根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從創建“楓橋式”司法所、培育“彩虹橋調解室”品牌入手,提升涉農領域人民調解質效。緊盯重點領域、重點時段、重點人員,堅持村(社區)每周1次、鄉(鎮)每半月1次、縣級每月1次“巡回式”“拉網式”排查,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今年來,共排查矛盾糾紛830余個,發現并調解117件次,調解率、成功率、履行率均為100%,真正做到農村矛盾糾紛見底清零,有力筑牢了社會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細耕”法律服務,筑牢為民根基。堅持“高效、快捷、惠民”服務理念,暢通涉農法律服務“綠色通道”。建成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法律援助中心,鄉(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和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72個,為中心和工作站配置法律服務智能終端機11臺,微信公眾號(鄉城縣司法局)連接“12348”法網和四川法網,以“線下+線上”雙驅動方式,實現法律服務“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同時,對涉農法律事項實行受理、審查、指派、辦理“四優先”原則,對農村弱勢群體減化辦事流程、縮短辦理時限,為年老、行動不便群體提供預約受理、上門服務,真正實現“家門口”“零距離”法律服務。今年來,共解答法律咨詢200余人次、辦理援助案件18件次,援助率達100%,有效維護了農牧民群眾合法權益,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精耕”法治建設,厚植治理根基。堅持“力量下沉、服務下傾”,積極打造縣、鄉兩級法治文化陣地,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復核、創建工作和“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利用黨員律師進鄉村、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坐診”等形式,聚焦鄉村振興重點產業項目,深入宣傳民法典、《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與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開展村規民約“法治體檢”。今年來,共開展送法進鄉村220余場次、受教人數達3萬余人次,推薦創建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1個,建成縣級國家安全主題教育陣地1個、重點鄉鎮法治文化陣地2個,培育鄉村“法律明白人”360名、學法用法“示范戶”60戶,實現鄉鎮、村(社區)法律顧問全配備,持續以法治之力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農牧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尹嬌 記者 馮麗娜


  • 上一篇:理塘縣禾尼鄉堅持“三個導向” 嚴守安全生產紅線
  • 下一篇:沒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gxdt/9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