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理塘縣東珠村紅色傳承宜居業興

甘孜日報    2024年01月09日

圖為紅色文化墻。

◎葉強平 文/圖

紅色文化墻格外醒目、棟棟藏房分布在整潔的村莊中、花園農莊的“極地果蔬”也越來越受人青睞……新年伊始,走進海拔3500多米的理塘縣甲洼鎮東珠村,高原藏寨處處呈現出安居樂業的喜人景象。

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地,紅軍長征故事在這里世代相傳。近年來,緊鄰鎮政府的東珠村圍繞“鄉村振興、宜居宜業、紅色文旅”發展目標,著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強化農村社會治理,保持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良好局面,成為遠近聞名的精品示范村。

“我們這里離縣城僅30分鐘車程,現在有很多游客來參觀向陽寺紅色陳列館,也喜歡到鎮上的長征路走走,還有很多黨員干部來這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東珠村黨支部書記赤乃說。東珠村依托“紅軍小鎮”打造,圍繞建設一個“紅色村落”發展規劃,連接明代古建筑向陽寺、清代古建筑俄曲阿覺故居、省級名勝風景區擦若溪、古碉堡、彩虹橋、紅軍林紅色旅游示范線路,打造紅色旅游村落。

在紅色革命精神的指引下,這里的黨員們接續革命奮斗的精神,推動紅色資源、綠色生態與特色產業結合,積極發展紅色教育培訓、鄉村旅游及特色產業等,帶動了一批“愛農村、講奉獻 ”的村民投身紅色文化建設,充分顯示了鄉村生態產品和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

村民斯郎拉姆開辦的月亮灣酒店,2023年通過線上直播與線下接待的方式,接待游客1057人次,實現年收益增效15萬元。如今,村里新修建紅色旅游文化墻245米,提檔升級村內12家酒店、民宿、餐飲硬件設施及服務質量,努力打造鄉村紅色文化旅游新業態。2023年,全村共接待旅客6850人次,實現增收23.975萬元。

在東珠村,每棟房屋的裝飾風格都具有藏漢民族特色,并且將人的住所與牲畜圈舍完全隔開,還修建了廁所和洗澡一體的衛生間,居住條件和衛生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太陽能路燈照亮村民夜間出行路,幼兒可以就近讀書,小病小痛有村衛生室,農閑時可以到村文化室、圖書室娛樂、看書。為推銷農副產品,村里搭建了電商平臺,實現了網絡寬帶全覆蓋。村民洛彭措高興地說:“以前我們挺羨慕城里人的生活,現在覺得我們的生活并不比城里差多少。”

東珠村抓住地處國道227線主干道的區位優勢,以及紅色文化資源優勢,以民居接待為突破口,投資205萬元對全村環境進行整治和配套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鄉村環境更加宜居,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東珠村結合地處濯桑蔬菜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的區位優勢,按照“宜農則農、宜牧則牧”發展思路,因勢利導,規模發展現代種養業。采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組建有機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投入100萬元與瑪吉阿米花園農莊深度合作;成立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集中規模發展養殖業;為每戶農戶新建小型蔬菜大棚,發展庭院經濟;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每年可為該村解決就業崗位十余個,群眾就近務工年收益達30余萬元。如今,東珠村已建立起“租金、股金、薪金”利益聯結機制,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壯大了集體經濟。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說,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這些鼓舞人心的話,讓我們的干勁更足了,帶領村民不斷增收的信心更強了。”赤乃心潮澎湃地說。


  • 上一篇:當好新時代宣講員
  • 下一篇:沒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gxdt/9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