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4年03月21日
本網訊 近年來,色達縣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過高位推動、項目引領、品牌塑造、活動帶動,深入推進全域旅游健康可持續發展,更好助力新時代新征程色達現代化建設,奏響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時代最強音。
激活文旅融合動力源。高標準制定《色達縣“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中共色達縣委關于加快建設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決定》等支持性政策文件,為全縣文旅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組織和政策保障。持續推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格薩爾文化藝術之鄉”“放歸心靈的金色牧場”三大特色文旅IP建設,重點挖掘“紅色、綠色、特色”文化內涵,著重打造以高原濕地公園、森林公園、高山生物多樣性科研公園、藏民居公園、草原游牧體驗公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園、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色達段)等為主要內容的“公園之縣”,實現文化資源向文化產品、文化品牌向文旅品牌的轉變。
優化文旅融合新布局。聚焦打造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標,圍繞傳統歷史文化交匯地和旅游資源富集地的優勢,進一步加快霍西五色海景區、占地面積177畝的洛若特色文旅小鎮、建筑面積19946平方米的約若新村文旅綜合體等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加快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色達段建設,抓好以格薩爾文化為代表的文創產品開發,支持國道548線色達縣色柯至翁達段沿線發展精品民宿,建設高山森林公園、特色藏寨公園、高原濕地公園、格薩爾文化公園、游牧文化公園,開發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推動縣域內的高品質景點串珠成鏈,打造基礎提升、設施完善、功能配套、特色鮮明、線路合理的福地色達生態文化旅游圈,把色達建成國道317線高原絲路文化走廊、大香格里拉生態文化旅游環線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加快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格薩爾圖像標準化建設以及格薩爾文創產品開發,并取得豐碩成果,在推進格薩爾文化融入動漫、游戲等現代產業發展方面極具開發潛力和廣闊前景,被全國“格辦”命名為“格薩爾圖像標準化基地”。積極開辟金馬草原游牧體驗游、格薩爾文化深度體驗游、紅色旅游、自然生態觀光等4條旅游精品線路,推動現有A級旅游景區提檔升級,積極爭創A級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然公園、傳統村落、特色小鎮等品牌,不斷提高提升福地色達知名度和美譽度。目前,擁有4A級旅游景區1家、3A級旅游景區5家。
找準文旅融合新爆點。去年成功舉辦“福地色達·金馬之邀”游牧文化旅游季系列文化活動,通過傳統游牧文化競技、自行車拉力賽、賽馬會、藏戲演出、格薩爾標準化圖像全國專家研討會、首屆絲路文化走廊的文化藝術之旅招商推介會等活動,全面向外界展示該縣豐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資源優勢,吸引了外地企業和游客前來觀光、體驗、消費。同時,積極參加中國西部博覽會、中國戲曲百戲(昆山)盛典、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等大型活動,在國內外深受好評、頗負盛名。
豐富文旅融合新業態。在傳統“吃、住、行、游、購、娛”基礎上,探索打造文旅產業新業態,推動文旅產業鏈延伸發展。先后開展草原美食節和惠民商貿節等活動,推動“節慶商貿+文旅”激發文旅消費新活力。以《賽馬稱王》等為代表的文旅融合演藝項目在康巴衛視等常態化演出,推動“演藝+文旅”延伸提升旅游體驗。重點推出一批夜間餐飲消費區、特色小吃網紅店,組織開展“舌尖上的色達”美食節等20余項美食夜經濟活動,推動“夜經濟+文旅”成為文旅增長新引擎。文化館開設旅游季,融合推出精彩演出、非遺展銷、服飾體驗、旅游打卡等系列活動,解鎖“文旅+”更多新玩法。
如今,色達縣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讓廣大農牧民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旅游飯”,走上了“致富路”。截止目前,全縣文化旅游專合組織達到15個,鄉村旅游酒店達到10家,精品民宿達到150余家。
降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