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4年08月19日
我州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本網記者 甘超
“在這兒透析一次,報銷后只需要花35元錢;以前在成都治療,一個月要花幾千元錢,感謝縣醫院,為我們家減輕了負擔。”日前,道孚縣尿毒癥患者家屬土登提起我州醫療事業的發展變化,滿是高興。
以往,大家一生病,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大醫院治療;而現在,大家選擇“留下來”,在“家門口”看病。這得益于近年來我州緊緊圍繞“縣級強、鄉級活、村級穩、上下聯、信息通”目標,通過系統重塑醫療衛生體系和整合優化醫療衛生資源,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遠”難題。
著力構建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
“要及時關注患者肺水腫的代償能力,同時跟進其他科室會診情況。”今年4月,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專家黃慧通過5G遠程醫療會診,仔細查看詢問患者病例近況,并詢問本人情況,隨后給出治療意見。
不久前,雅江縣人民醫院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在醫療人才“組團式”幫扶專家的齊心協力下,成功運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大隱靜脈曲張激光腔內治療手術,為當地群眾成功解除病痛,填補了雅江縣在該項醫療技術領域的空白。
據了解,近年來,我州認真貫徹國家和省關于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部署要求,2019年,將色達、甘孜納入全國首批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并率先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試點;2023年,全州18個縣(市)均積極探索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工作。
各縣(市)結合本地實際探索組建以縣(市)綜合醫院為牽頭醫院、縣鄉公立醫療機構為成員單位的“1+N”縣域醫共體,建立醫共體管理委員會、成立醫共體黨委和理事會。
與此同時,各縣(市)積極在醫共體內建設黨務行政、醫療管理、公共衛生、人力資源、財務運營、醫保管理、藥械采購、信息管理、監督管理、宣教文化等十大管理中心,同時組建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診斷、消毒供應等資源共享中心、推動醫共體內各成員單位信息互通、資源共用、服務同質。截至目前,甘孜縣已組建了醫學影像、心電診斷資源共享中心;道孚縣、得榮縣已組建了醫學影像資源共享中心。
為加強醫聯體建設,我州還充分利用對口援建、組團式幫扶契機,與各支援醫院建立合作關系,通過專家派駐、專科共建、臨床帶教、業務指導等方式,提升縣級醫院服務管理水平。
“2023年以來,各縣(市)醫院累計下沉業務骨干128名,開展查房、教學等技術指導,對分院開展臨床醫護專題培訓25場,分院上派29名醫護人員到總院進修學習,全力推進縣、鄉(鎮)醫院服務水平同質化。”州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各縣(市)醫共體內建立醫共體總醫院“下沉資源”、分院“上派學習”機制,總醫院利用技術支持、人才培養、骨干下沉等手段,引導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讓病人在鄉鎮衛生院就能享受到縣級醫療服務。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穩健推進,讓觸手可及的幸福蔓延到群眾生活的各個角落,一點一滴、一筆一畫勾勒出甘孜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好日子。
統籌整合醫療資源形成“服務聯盟”
整合鄉鎮醫療衛生資源,有序推進鄉、鎮、村一體化管理,多級醫療機構形成“服務聯盟”,推進公共衛生高質量發展……一系列舉措的漸次落地,使我州醫共體建設工作成效顯著。
今年1月,道孚縣投入使用的“5G”遠程診療系統,讓距離縣城70公里的玉科中心衛生院與道孚縣人民醫院實現了聯合門診和聯合病房。不僅如此,該縣醫療專家組成的巡回醫療隊也常態化活躍在各鄉鎮,提供疾病篩查、健康體檢等醫療服務。
此外,道孚縣還構建起了“總指導醫生、簽約醫生、村醫”聯合的三級醫療服務保障網,對老年病慢性病患者、孕產婦等進行檔案化管理,全力筑牢高原農牧民健康底線。
道孚縣龍燈鄉集寺中村村民澤仁扎西說:“我患有高血壓,社區醫生會定時來給我測血壓,會告訴我注意事項,服務很周到。”
不只在道孚縣,今年以來,雅江縣依托縣級醫共體醫院,建立“縣、鄉、村”三級簽約服務團隊,組建81名業務骨干和23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開展慢性病簽約服務管理,為群眾提供“上門咨詢、預約、轉診、隨訪”等服務,確保每名對象都具有簽約醫生和服務團隊。同時,對全縣鄉村振興監測對象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到應簽盡簽,重點落實好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范管理和服務,做到簽約一人、服務一人、做實一人。目前,該縣鄉村振興監測對象“四類慢病”簽約服務率達100%。
值得一提的是,該縣針對“四類慢病”、65歲以上老年人、孕產婦、0—6歲兒童、殘疾人等人群,完善簽約服務基本項目和內容,通過“線上+線下”等服務方式,為群眾提供及時、連續和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不斷擴大簽約服務覆蓋范圍。
“如今,牽頭總醫院的專家和技術骨干加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為家庭醫生預留20%的專家門診號和病床位,提高家庭醫生服務團隊服務能力,讓群眾在鄉鎮就能享受到上級醫院的優質服務。”州衛健委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優化區域醫療衛生資源布局,做優做強醫聯體醫共體牽頭醫院,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加強信息平臺建設,推動實現頭痛腦熱在鎮村解決、常見病多發病在市縣解決,大病不出州的分級診療目標。” 州衛健委主要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