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我州以“六抓六強化”推進鄉鎮黨委規范化建設

本站原創    2016年11月21日

 本網訊(記者 宋志勇)記者近日從州委組織部獲悉,為全面落實全國全省黨建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強化藏區黨組織在推動發展、改善民生、反分維穩、脫貧攻堅等方面的領導核心作用,我州以實施“百鄉筑堡壘·千村創和諧”黨建先鋒工程為統攬,著力抓班子、抓隊伍、抓機制、抓載體、抓投入、抓保障,逐步強化示范引領、激勵約束、運行規范、組織生活、陣地建設、高效運轉,以“六抓六強化”推進鄉鎮黨委規范化建設,努力實現從基層基礎薄弱到基層組織強健的轉變。

    抓班子,強化示范引領。州委堅持把政治標準、政治立場放在選拔鄉村班子首位,突出省委“六個重視選用、六個堅決不能用、六個堅決調整”用人原則,鮮明“四個一線”用人導向,著力選拔政治立場堅定、素質過硬、駕馭能力強、善抓班子帶隊伍、公道正派、胸襟開闊、嚴以律己的優秀干部擔任鄉鎮黨政班子成員。目前,選優配強鄉鎮黨政領導班子2481名,調整處理鄉鎮黨政正職22名、副職137名。

    抓隊伍,強化激勵約束。規范鄉村干部履職行為,建立不勝任不稱職鄉村干部調整處理制度;健全激勵機制,定期表彰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受州級以上表彰的優秀干部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建立“5+1”農牧民黨員發展模式,健全州、縣(市)、鄉三級聯動培訓鄉村黨員干部機制,確保鄉鎮干部、村組干部每年培訓全覆蓋,每3年農牧民黨員均能接受3天以上的集中培訓。今年,已經處理鄉村干部193名、農牧民黨員47名;提拔使用76名優秀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425名優秀的鄉鎮事業干部、“第一書記”、村干部、大學生村官遴選為鄉鎮黨政副職。

    抓機制,強化規范運行。出臺《關于實施“百鄉筑堡壘·千村創和諧”黨建先鋒工程進一步強化農牧區黨的建設的意見》,將鄉村組織建設、隊伍建設等細化為12項具體工作任務,同時明確州、縣(市)分級健全季度會商、三項清單、分級督查、定期通報、責任捆綁、責任追究6項鄉村黨建剛性制度;出臺《關于加強鄉鎮黨委組織員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鄉鎮黨委組織員“五個必須”基本任職條件、8項職責任務、5項管理制度和6項工作要求;制發《甘孜州界定和處置共產黨員政治上“兩面人”辦法》《甘孜州鄉鎮干部職工管理辦法》《甘孜州村級組織運行規則》,明確“兩面人”界定、處置情形和方式,明確鄉村兩級和鄉村干部18項職能職責、26項工作制度、8項獎懲措施,全面促進鄉村兩級組織建設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

    抓載體,強化基層黨建。為全面落實好省委關于農村基層黨建的安排部署,州級層面搭建“百鄉筑堡壘·千村創和諧”黨建先鋒工程、村級組織星級評定管理、軟鄉弱村集中整頓“回頭看”等載體,推動省委部署的落實落地。如康定市開展鄉鎮黨委“五個規范化”建設;瀘定縣推行“三項機制”、“三個清單”、“一個網絡”為主要內容的“三三一”工作機制;鄉城縣探索推廣鄉村干部“每月28日例會制”和農牧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農牧民星期天”活動;道孚縣開展三個一打造服務鄉鎮、三規范打造規范鄉鎮、三改善打造家園鄉鎮的“三三制”建設。

    抓投入,強化陣地建設。今年,州、縣(市)整合項目資金和地方財政資金3.8億元,按照標準化建設要求,新建和改擴建76個鄉鎮的綜合辦公樓、干部周轉房,同步加大對鄉鎮辦公設施設備和食堂、澡堂、廁所等設施配套建設,加大對公路沿線鄉鎮和有條件鄉鎮信息網絡建設;按照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建設“1+6”標準和黨員活動室“八有”標準,新建村(社區)活動陣地141個、規范化打造活動陣地114個、完成367個村活動場所設施配套工作。截至目前,全州200平方米以上、規范化和標準化村級活動場所達973個。

    抓保障,強化高效運轉。突出基礎保障,明確鄉村黨建投入底線。即:各縣在省州配套基礎上,保障好每村每年11萬元的專項工作經費,并建立健全管理、使用、審核、公示、監督、審計制度,杜絕挪用、占用村級經費;調整標準,制定正常離任村干部每人每月100-650元不等的困難生活補助標準,從今年開始兌現落實;建立“三老”干部困難生活補助正常增長機制,2020年前達到在任村黨支部書記基本報酬50%以上;采取“財政出資50%+個人出資50%的方式,建立完善村“四職”干部保險制度,逐步為村干部購買人身意外保險、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今年底實現全覆蓋。

    


  • 上一篇:州質監局抓好包裝商品凈含量專項工作
  • 下一篇:希望在這里升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