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我州提質增效真見效助農脫貧扶真貧

本站原創    2017年11月01日

     本網訊(局辦)近年來,我州圍繞全域旅游和精準脫貧工作,立足資源優勢,結合產業發展,加大政策扶持和企業服務,積極培育市場主體,助推企業提質增效和產業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東部以肉、糧、酒、藥、水果加工為主,南部以菌、肉、油加工為主,北部以肉、菌、藥、奶加工為主的區域特色產業加工帶,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加快全州老百姓真脫貧脫真貧的催化劑。截至今年9月底,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2.8億元,同比增長11%

    抓保障,在產業扶持上有新突破。全州出臺了《關于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及14個配套優惠政策和《甘孜州委關于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進行政策引導,通過全州上下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以“糧、油、菜、酒、肉、奶、菌、果、藥、水”為重點的農產品加工體系,截至9月,全州注冊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業專業合作社3116個,經營主體較2014年新增2168個,同比增長2.5倍;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契機,將農產品加工業與精準扶貧工作深度融合,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對我州農產品加工業項目財政支持,近三年共爭取上級財政技改創新、貸款貼息等各類項目資金5000多萬元,支持企業達70多戶;搭建政銀企對接平臺,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搞好金融服務,擴大金融機構對企業的資金放貸,且多渠道對農產品加工企業貸款項目優先給予貼息支持,充分發揮了金融資金對企業發展的助推作用。2014-2016年,累計放貸31847萬元。

    重培育,在企業服務上有新突破。以“企業+基地+農戶”“1+N”方式實現產業融合,推廣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產供銷一體的農產品加工模式,針對脫貧攻堅工作,重點優先扶持貧困村帶動能力強、消納當地原材料較多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促進種養殖基地與企業深度融合,使基地有力支撐企業發展,企業廣泛帶動農牧民增收,目前,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戶面達到 30%以上,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 40%以上;圍繞全州優勢特色產品,通過優質資源、項目引進援建方企業到我州落戶或合作開發項目,給予技術、設備、經營、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同時,爭取上級部門資金傾斜,重點加強龍頭企業的項目扶持,培育帶動一批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今年以來,培育扶持企業30多個,為企業爭取資金1600多萬元;借助人才技能培訓計劃和廣東省對口支援的契機,積極與相關部門對接,邀請部門專家、重點院校教授,為全州農產品加工企業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農牧民技能人才授課,提升服務企業,轉變企業生產經營理念,提升企業和人才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目前,共開展專題培訓2期,培訓企業各類人才300多人次。

    建園區,在集聚發展上有新突破。“筑巢引鳳”,針對康東特色農產品集中加工區、康南特色農林產品集中加工區、康北特色農畜產品集中加工區,積極爭取省、州、縣各類資金,加大對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目前,已建成園區面積20.1公頃,累計完成投資1.63億元,共有11戶企業入駐,2016年實現農產品加工園區產值1.1億元; “多點開花”,鼓勵有條件、有基礎的縣(市)建農產品加工業園區,雅江縣食用菌產業園、理塘縣康藏現代農牧業加工貿易園區、雅拉食品加工園區等一批園區已完成規劃,正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近2億元,已引進企業落戶10余戶。

    樹品牌,在提質創新上有新突破。以“質”創品牌,注重標準化建設,鼓勵企業采用地方SC標準、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進行生產經營,以標準化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現代化,引導、鼓勵企業辦理認證,目前全州已辦理SC的產品64戶,獲省級著名商標3個,省級名牌產品5個,州級知名商標5個,州級名牌產品30個,獲得“圣潔甘孜”知名產品榮譽稱號32 個;以“新”強品牌,針對產品同質化突出問題,支持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加強產品自主研發,搭建合作平臺,引導企業與大公司、大企業、科研院所、設計單位等合作,融合全域旅游,重點開發便攜帶、即食用、精包裝的特色旅游產品和大眾產品,目前,已進入“圣潔甘孜”專柜的特色產品有200多個;以“信”靚品牌,加快農產品加工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制定出臺措施,鼓勵企業使用 “圣潔甘孜”區域品牌,推進“互聯網+”“飛機+”等相關模式,采取“線上線下”多角度加大產品營銷,目前,已在廣州、成都等地建“圣潔甘孜”專柜20余個,入駐電商60戶,2016年實現網上交易額突破10億元,2017年力爭達12億元。

  • 上一篇:省醫藥產業推進辦支持我州中藏醫藥產業展
  • 下一篇:我州創新機制促進產業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