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1月18日
稻城縣吉乙三村澤仁彭措一家過上幸福生活。 本網記者 王明陽 攝
■本網記者 馬建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笔∥瘯浲鯑|明指出,“四川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四大片區’尤其是藏區彝區等深度貧困地區;要深刻認識到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不僅是一州一縣的事、而是關系全局的事?!狈e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成效。壯志如鐵,萬里豪情同日月。打贏脫貧攻堅戰,甘孜州黨員干部把職責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萬眾一心推動各項扶貧措施落實落地,打通精準扶貧“最后一公里”,如同星星之火一般燃起了貧困群眾的脫貧之夢。萬夫一力,天下無敵。打贏脫貧攻堅戰,社會各界形成了強大的動員力量。
保持戰略定力
確保脫貧攻堅再戰再勝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這是一場努力實現甘孜州農牧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大變革。
116萬甘孜人,既期待更好地生存,又期待更好地發展。
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
19.7464萬人——這是一個令人牽掛的數字:截至2015年底,甘孜州仍有19.7464萬貧困人口。他們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甘孜州黨委、政府作出的減貧承諾,一諾千金。
這是一場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脫貧攻堅戰。
精準扶貧、精準施策,何為“精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形象地解釋了何為精準——要由“大水漫灌”變為“精準滴灌”,不能拿手榴彈炸跳蚤,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精準扶貧成為新時代扶貧改革最鮮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帶有方向性意義的重大改革。
建檔立卡,這項首創的中國式方法,是精準扶貧的工作起點。檔案里每家每戶的貧困原因寫得清清楚楚。
甘孜州各級干部翻雪山、過草地,進村寨,到牧場,摸清底數,明白賬在手,甘孜州19.7464萬貧困群眾脫貧的路徑實施圖也清晰地描繪出來——
甘孜州將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治藏方略和省委藏區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突出脫貧奔康和長治久安兩個關鍵,統籌抓好發展民生穩定三件大事,精心組織實施扶貧攻堅、依法治州、產業富民、交通先行、城鄉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六大戰略”,不斷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加快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旗幟鮮明地提出,到2020年,甘孜州要建成經濟繁榮發展的小康社會,建成生活殷實的小康社會,建成和諧穩定的小康社會,建成民主文明的小康社會,建成家園秀美的小康社會,建成保障有力的小康社會。
自2015年以來,通過全州上下共同努力,甘孜藏區先后實現脫貧攻堅首戰首勝和再戰再勝,為當前堅決打贏新時代深度貧困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央出臺了《關于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省委研究制定了《進一步加快推進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把甘孜州18個縣(市)全部納入深度脫貧攻堅方案,提出16條實實在在的具體措施,切實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傾斜和支持力度。5個中央國家機關、廣東10個市、省內3個市15個區縣、省內高校、醫院、國有企業和17名省領導聯系幫扶我州18個縣市和貧困村,幫扶力度前所未有、政策機遇前所未有、投入項目資金前所未有。全州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堅持精準施策、精準發力,貧困人口較2013年減少60%,646個貧困村退出,瀘定縣即將首先“摘帽”,脫貧攻堅實現再戰再勝,為攻堅深度貧困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民生基礎不斷改善。完成5943戶易地扶貧搬遷和16397戶藏區新居建設,全面實施15年免費教育和“9+3”中職教育,建成鄉村幼兒園292所、鄉村衛生院(室)784所,推進醫療保障全覆蓋,包蟲病、大骨節病等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治,在藏區推廣石渠包蟲病防治經驗,完成92個貧困村農網改造和367個貧困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脫貧基礎更加夯實。產業扶貧成效顯現。打造26個特色旅游鄉鎮和46個精品旅游村寨,實施“2個百萬畝”產業基地和“3個百公里”脫貧奔康綠色生態產業帶建設,培育村集體經濟1011個,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更有基礎。內生動力逐步提升。堅持扶貧更扶志,辦好農民夜校,深入開展“感黨恩、愛祖國、守法制、奔小康”主題教育,群眾自覺參與脫貧攻堅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增強,對黨委政府感恩戴德發自內心。
過上好日子
幸福圖景綻放高原
夏天,是甘孜草原最美的季節,草長鶯飛,牛羊成群,花舞人間。
萋萋芳草上開滿的各色野花,那是一種無限的誘惑,無法抵御。那些開在盛夏陽光中的小花朵,花瓣單薄,沒有過分美麗,也不需要過分嬌慣,只要一點陽光,下點小雨,它們就會成片成片的鋪滿山野,盡力地為蒼翠的夏日增加幾分嬌艷的色彩。而當它們占滿山坡的時候,世界也會因為它們而變得柔軟。無論是在甘孜遼闊的山野,茫茫的草甸,還是在雪山冰緣,每當花開的季節,漫山遍野都是艷麗和燦爛,那些美麗迷人的高山野生花卉給甘孜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優雅如夢……。
而在這如夢似幻的景致里,一棟棟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新房拔地而起,寬闊整潔的水泥路伸向遠方,在綠樹、紅瓦、白墻下,老人們怡然自樂,孩子們追逐嬉鬧……就在這樣一個花園式的小集鎮里,住著康定市瓦澤鄉營官村的村民,寬闊的村道連著公路,平整的入戶道路通向各家。
如今的甘孜高原,處處可以看到安居樂業的幸福圖景。農牧民群眾告別了昔日低矮、陰冷、人畜混雜居住的土坯房,住進了鋼筋混凝土結構、溫暖明亮的新房。
“過上這樣的好日子,住上這樣的好房子,是我一輩子都沒敢想過的生活。”在瓦澤鄉營官村,村民扎洛對現今的居住環境很是滿意,“以前住的土坯房,四處漏風,冬天屋里和外邊一樣冷。家里這么窮,依靠養牦牛的微薄收入,根本沒有能力修建樓房。每年一到6月份,我每天晚上都睡不著,特別是下雨天,每晚都得起來看三五次,擔心漏雨把棉被、糌粑弄濕?!?/span>
走進扎洛的新房子,在院墻旁,扎洛的妻子種上了美麗的格?;?,花開正艷。在衛生間,沖水式的廁所打掃得干凈衛生,水管里嘩啦啦的山泉水,流得叮當作響。房子采光很好,鋪上隔濕氣的木板,保暖舒適,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應有盡有……。 扎洛站在家門口眺望遠方,黑色的公路舒展在鮮花盛開的草原上,一輛輛自駕車在草原上自由馳騁,如今放牧,他也不用騎馬,而是騎摩托車了。閑適安逸的生活,扎洛不由得唱起了歡快的牧歌……。
一條條寬闊平整的公路、一棟棟掩映在青山綠樹間的村民別墅、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的笑臉……新建成的美麗新村成為高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到2020年,隨著甘孜格薩爾機場建成通航、雅康高速建成通車,川藏鐵路開工建設,一批國省干道改造升級,出州大通道基本形成,州內交通網絡不斷完善,一個安全便捷、四通八達的“暢通甘孜”將逐步呈現;隨著城鄉提升和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深入推進,立體生態格局不斷完善,一個雪山湖泊交相輝映、森林草地相得益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甘孜”將更加多彩;隨著法治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法治體系逐步健全、法治良序基本形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深入,一個法治昌明、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的“和諧甘孜”將持續鞏固;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一個惠及百萬各族人民的“小康甘孜”將全面建成?。ㄎ赐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