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7月26日
俯瞰康定城。
甘孜縣城一角。
磨西鎮一角。 本網記者 周華 攝
爐霍縣晏爾龍旅游新村。
德格縣雨托新村一角。 本網記者 田杰 攝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要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扎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州委出臺了學習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的意見,要求全州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川篇”為指導,以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兩個《決定》為遵循,加快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今年時間過半,7月19日,記者從六大戰略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州大力實施城鄉提升戰略,按照“一年大變樣、兩年大見效、三年展新貌”要求,全面實施,重點突破,全力推進城市建設提升打造項目,做強縣城、做優做美鄉村,讓“18+2”魅力縣城初顯成效,全州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本網綜合 宋志勇
做強縣城
城市一年一個樣
“茶余飯后可以轉轉鳥語花香的阿里布果步游道,下午可以在東關健健身,買菜購物又方便又干凈,近幾年,每年大量的項目建設和竣工,城市的功能齊全了,城市干凈整潔了,康定城真是一年一變樣啊。我和朋友們每天都要轉一轉康定城,走在路上,看見干凈整齊的街道,精致的建筑,整個人都充滿活力,心情特別的舒暢”。州政協委員、市民何清泉這樣評價康定的城市變化。
沒錯,正如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市民的感受一樣,我們的城市的確在悄然發生變化,原來灰塵滿天、坑洼積水、路面“補丁”的城市道路,如今黑白相間,干凈整潔,成為了城市的一道風景;原來“蜘蛛網”漫天掛、“牛皮癬”成災、私搭亂建嚴重的城市,如今協調統一、各有特色,成為了游客相機里的風景畫,這就是我州努力做強縣城帶來的可喜變化。
近兩年,我州堅持問題導向,添措施、補短板,盡快改變縣城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綜合服務功能不配套的局面。重點完善城市功能,彌補功能短板,強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加強城市道路、橋梁、供排水、廣場、公共停車場、綠化、亮化及防災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大力推進舊城改造,實施城市修補和更新,重點塑造城市景觀、風貌;加強旅游、文化、體育、救災、城市綜合體、商貿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結合全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年行動”,大力實施城市道路橋梁、供排水、防洪排澇、垃圾污水處理、園林綠化、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500項,公共服務設施建設215項,因地制宜推進“18+2”城市建設提升打造,努力實施“城市雙修”,完成城鄉建設提升打造項目262項。今年,結合2018年州委、州政府重點工作部署,圍繞做強縣城,推進各類建設項目190項(其中:屬州級重點項目120項),充分體現了戰略性、帶動性和落地性。研究制定了《甘孜州城鎮污水、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強力推進城鎮污水城鄉垃圾設施建設,不斷補齊環保基礎設施短板,城市的功能日益完善。通過城市建設提升打造(風貌改造),原來城市中的“蜘蛛網”清理干凈了,城市面貌煥然一新,道路小巷更加清潔、有特色,群眾出行和休閑區域不斷增加和完善,城市魅力彰顯,區域帶動力不斷增強。
做優鄉鎮
特色小鎮旅游火
來自成都的王先生和湖南的田女士滿臉笑容、地告訴記者:“稻城真的太好玩了,除了風景美麗,吃住行游購都好方便,縣城有玩的,鄉鎮也有玩的,我們這幾天吃的是高原牦牛肉、藏香豬、松茸、面塊,喝的是酥油茶、青稞酒,住的地方也很特別,客房配有獨立的供氧系統、天然溫泉水、溫泉熱源的地暖供熱。獨特的院落打造講究原生石、樹、花、草等生態搭配;以本地木材為主的主題酒店,突出藏文化元素;以舊式家具和本土生產生活用具、傳統宗教用品等為主進行藝術組合,布局了民族風情濃郁的精品咖啡屋,留給我們游客充分的體驗空間,充滿了濃厚的藏族風情文化,餐飲、住宿、停車、娛樂十分方便。一路行來,除了有《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電影鏡頭里的風景外,還有很多美麗的地方,我們還準備購買一些蟲草、貝母等名貴中藥材和獨具特色的阿西土陶回去呢。”
近幾年,我州采取重點突破,發揮帶動作用,實現梯度推進模式。以全國特色小鎮和百鎮試點鎮為重點和突破口,全力打造香格里拉全國特色小鎮,重點實施14個“百鎮試點鎮”建設,加快鄉鎮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抓住全國各地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發展機遇,圍繞環貢嘎山、亞丁、格薩爾旅游圈和G317、G318線“三圈兩線”鄉鎮,加大國省干道交通沿線及旅游沿線重點鄉鎮建設。通過努力,“百鎮建設行動”有序推進,通過重點鎮“9+N”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和特色產業提升工程的實施,增強了試點鎮吸附能力和承載能力,引領帶動全州鄉鎮發展梯度跟進更加有力。推進名鎮名村創建,搶抓機遇,爭取特色小鎮培育資金2000萬元,創建香格里拉鎮為全國第三批特色小鎮。切實發揮小城鎮的集聚效應,著力建設一批文化旅游型、交通樞紐型、商貿物流型、移民搬遷型、農產品加工型鄉鎮。磨西鎮、香格里拉鎮、洛若鎮等一批特色旅游小鎮崛起,吸引了國內外大量游客。今年,計劃推進做優鄉鎮各類建設項目99個,進一步提升鄉鎮居民的生活質量。
做美村寨
村美業興百姓樂
州委書記劉成鳴強調,城市發展是經濟社會繁不繁榮的一個標志,也是檢驗地方執政者會不會管理的一個標尺。為全面深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區,城鄉提升戰略工作必須持之以恒,持續推進,不能停一停,歇一歇,要繼續圍繞做強縣城、做優鄉鎮,做美村寨,在加強規劃實施上下功夫,在推動城鄉建設上見成效、在提升城鎮品味上挖潛力、在提升文明程度上添活力、在推進城鄉環境上求突破。
對于甘孜縣下雄鄉三村的村民澤翁拉姆來說,住上了好房子是她最高興的事。過去,全家就是在一頂牛毛帳篷下度日,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是常事。澤翁拉姆激動地說:“去年的一天,鄉黨委、政府工作人員來我家進行宣傳,將我家納入了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范疇。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安置點的住房、活動室、文化室、衛生室、小超市、健身廣場一應俱全,跟城里人一樣;更可喜的是,我家雖然搬離了牧區,但享受的惠民政策一個都沒落下,草補林補、低保一樣享受,縣上每年還給5000元的產業扶持基金,幫助我家發展小微產業,村上的牦牛集體經濟還可以享受每年幾百甚至上千元的分紅,我家還可以在縣城附近務工,收入得到穩固提升。你看,這一條條寬敞的道路,這一棟棟美麗的住房,我是做夢都沒想到!現在娃娃讀書、家人就醫更方便了,收入也增加了,我們再也沒有后顧之憂,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感謝黨、感謝政府!”澤翁拉姆感恩的背后,折射的是我州做美村寨的成效。
為切實做美村寨,彰顯美麗村寨特色,按照州委、州政府工作部署和圍繞“三圈兩線”,打造一批美麗村寨的要求,我州大力推進環貢嘎山、亞丁、格薩爾旅游圈和G317、G318線“三圈兩線”村寨打造,重點在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村、旅游重點村、幸福美麗新村、易地扶貧搬遷村等方面發力,全力推進做美村寨項目57項和300個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補齊設施不足、建設落后短板。截至目前,結合幸福美麗新村打造,成功申報全國傳統村落31個、全國人居環境優美示范村1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5個。通過打造提升,康定中古村、稻城亞丁村、仲堆村和得榮子庚村、甘孜拖壩村等一批村寨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村容村貌得到不斷改善后,迎來了旅游等產業的飛速發展,給貧困群眾脫貧奔康奠定了基礎。
實施整治
城市鄉村更美麗
針對社會上普遍關注的土地亂象、違章搭建等“九亂”問題,必須下猛藥、出重拳、打要害。州住建局副局長宋清洪說,我們加大城鄉結合部、縣域鎮域鄉域村域交界處等重點區域衛生死角的清查力度;加強對公共廁所、垃圾堆點、河岸堤壩等老大難點位的清查力度;加強對六條精品線路、四條景觀大道沿線“九亂”的清查力度;加強對農村房前屋后擺放雜物、垃圾亂丟,視線范圍內垃圾隨處放等問題的清查力度;加強違停治理,保障道路暢通,部門聯動,依法查處機動車亂停亂放等影響通行秩序的交通違法行為,合理劃分臨時停車位,規范車輛停放秩序;加強公路沿線、公交、長途客運站點及停車場所周邊管理,依法查處汽車非法營運、客運出租汽車及道路運輸班線車輛違規行為。
今年以來,我州嚴格按照《甘孜州城鄉規劃編制辦法》,完成“18+2”城市建設提升打造規劃編制,持續推進環境治理,全州治理屋頂違章搭建1444處,治理公路及河道沿線亂搭亂建754處,治理土地亂象225處,清理衛生死角垃圾2053.2噸,治理污水亂排100處,清理和規范流動商販及越門占道經營3158起,治理機動車違章停放4954起,新增停車位230個,治理施工現場揚塵污染155處,查處拋灑建筑垃圾車輛359輛,治理經幡亂掛368處,拆除清理違章設置的戶外廣告1028塊,規范店招店牌596塊,清除“牛皮癬”4187處。
通過綜合治理,城市鄉村更加美麗。土生土長的康定居民、70歲的郭先生是康定城市發展最有說服力的見證者。“康定作為甘孜州州府,過去是磚木結構的破舊瓦房,沒有幾幛幢像樣的建筑。隨著州委城鄉提升戰略的實施,康定市城市建設、城市綠化、市政設施一年一個樣,城市風貌融入了情歌文化元素,旅游文化相融,提升了城市的觀賞性和文化品位。”
廣州游客周軍十多年前來過康定,今年他再次來到康定,感觸大有不同:“10年前,康定給我的印象是老舊、雜亂,上跑馬山拍攝康定城全景,但見滿城房頂亂搭亂建,大煞風景,影響了美感,這與康定的城市定位很不符,難以體現康定特有的文化品位。”但今年周軍再次來到康定時,眼里卻出現了異樣的目光,在這目光的背后,我們看到了康定市拆違治亂的真實成效。
如今的甘孜大地,美麗的城鎮、漂亮的鄉村比比皆是,一幅幅美麗的城鄉畫卷正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徐徐展開。
數說成績
今年確定的“做強縣城、做優鄉鎮、做美村寨”346項各類建設項目,完工30項,完成投資16.1億元,按時推進率達90%,各縣(市)總體推進良好。
亮點做法
完善工作機制
強化督促指導
完善州級分管領導片區責任領導制,月報工作制,電話、網絡、現場三結合督導機制,形成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聯動機制,加強工程質量監管,規范城鄉建設行為,提升項目質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明確目標任務
強化任務落實
今年確定做強縣城、做優鄉鎮、做美村寨共計346項建設任務,州級重點項目120項,年度計劃總投資約為47億元。下發《甘孜州2018年城鄉提升戰略目標任務》和《實施城鄉提升戰略2018年工作要點》,細化“做強縣城、做優鄉鎮、做美村寨”建設標準,確保了今年任務的戰略性、帶動性、重要性和落地性。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 本網資料庫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