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12月05日
州經信委
本網訊 今年以來,州經信委多措并治理“散亂污”企業,取得成效。
統籌協調聚合力。發揮綜合協調職能,牽頭起草并制定出臺全州“散亂污”企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多次牽頭專題研究“散亂污”企業排查整治工作,形成整體合力;督促指導縣(市)政府抓好“散亂污”污染企業集中整治,州級相關部門按各自職責分行業指導督促排查整治,全力做到排查全覆蓋、督察無盲區。全面摸排明底數。堅持目標導向、重點突出,把城鄉結合部等作為重點排查區域,把磚瓦、采砂等行業作為重點排查對象,由鄉鎮先期自查、縣(市)相關部門分行業排查、州級部門聯合督查,目前全州共梳理排查“散亂污”企業177家,并建立需整改企業、需搬遷企業、需關閉企業3類臺賬。重拳出擊抓整治。對需整改的企業,逐一明確整改要求、時間節點、責任單位,實行一月一報整改進度、一月一隨機抽查,督促企業加快整改。目前已有21戶企業全面完成整改并恢復生產;對需關閉停產企業,會同環保、國土等部門和當地政府,實施“兩斷三清”,依法關閉取締,目前已關閉取締“散亂污”企業85戶。積極作為強督辦。成立了3個聯合督查組,由州經信委、州環保局、州質監局帶隊,分別前往全州18個縣開展全面督察和“回頭看”專項督查工作。督察組深入到各企業,采取實地查看、查閱資料、聽取匯報等形式,督察了各縣“散亂污”企業集中整治工作情況,切實推動了我州“散亂污”企業排查整治工作有序開展。
色達縣
本網訊 為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全力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交辦案件督辦工作,色達縣扎實開展執法監管,積極構建“縣委統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執法監管機制,組織住建、農牧、水務等部門,出動執法人員500余人次,圍繞飲用水源地、自然保護區、工程項目建設、易燃易爆和危化品等重點領域,開展執法監管350次,實施行政處罰33件,共處罰款196萬元。深入推進重點整治。把環保督察整改與深化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全面推行“河長制”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拆除河道違建廁所55個,清理亂掛經幡148處共計468噸;深入開展砂石料場專項整治,依法關停違法違規砂場25家、商砼站8家,依法追繳出讓金310萬元、各類罰款105萬元、各類稅費118.5萬元;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領域非法采砂采礦問題專項治理,對3家非法采砂采礦的企業給予了250萬元的罰款。
爐霍縣
本網訊 近日,爐霍縣集中開展噪聲、垃圾、油煙專項執法整治行動。
整治行動中,對未配套設置專用煙道的餐飲店,責令立即進行整改,有條件增設專用煙道的,按要求和相關規定增設專用煙道,對不能增設專用煙道的,予以依法關閉;嚴控社會生活、交通、建筑施工、工業企業噪音,防止噪音擾民,嚴格控制居民區施工作業時間,采取有效降噪措施,加強施工現場環境噪聲的監測,調整處置噪音超標問題;加強宣傳,規范交通環境,加強城鄉加水點、車輛清洗點的規劃、拓展工作,方便群眾出行,加強貨運車輛管理,嚴查重處違章違法行為,實施交通美化工程,加大道路潔化、美化工作,樹立良好的路政形象。
理塘縣
本網訊 訊 為進一步規劃引領草原生態建設項目,強化生態項目環評管理,理塘縣多部門共同努力,強化政策宣傳,加強草原退化、草原沙化問題的整改。投入建設資金1230萬元,在高城鎮、奔戈鄉開展了新治理沙化土地1.4萬畝,超目標任務9400畝。通過草原禁牧、超載牲畜出欄出售,人工飼草地建設,蟲害防治示范,有效推進了草原退化治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明顯。
海管局
本網訊 為進一步落實環境監管責任,提升監管人員素質及履職能力,做到景區內環境監管無死角、無盲區,近日,海螺溝景區管理局組織開展了第二次環境網格化監管培訓會,景區管理局在家干部、分管環保工作領導干部、景區管理局各內設處室全體干部職工和州縣派駐景區各單位、鄉鎮、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分管和具體經辦人員參加了培訓會。
培訓會就環境監查、巡查、處罰、反饋、監督、評價和環境網格化監管運行等方面進行了培訓;鄉鎮干部就開展環境網格化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已經取得的成果進行了交流,對推進環境網格化監管工作中好的經驗進行了推廣和分享。
本欄稿件由州環保局周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