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3月19日
◎縣委中心報道組 文/圖
近日,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對口支援康定市巡回醫療隊15人出發,歷時一周,從海拔700米的都江堰市一路跋涉來到3700米的塔公各日瑪村。這一次的行程路線為孔玉鄉衛生院——位于姑咱的康定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定都江堰市人民醫院——爐城鎮衛生院——新都橋鎮衛生院——塔公鎮衛生院,為486人次送去溫暖和健康。
此次巡回醫療,特選派特檢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呼吸科、麻醉科、婦產科、檢驗科、中醫科等專家。當巡回醫療隊的醫生為一名8歲的疝氣患兒做完微創手術的時候,當地觀摩的醫生發出感嘆:“原來,手術還可以這樣做哇!”。在藏區,當醫療隊的醫生實施中醫傳統針灸和刺絡放血療法為患者減輕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時,藏族群眾由衷地從心底發出贊嘆。此次巡回醫療隊援藏不僅是技術上的支持,更是情感上的撫慰,同時,也為藏區群眾帶去了健康。
8歲患兒微創手術 現場教學有成效
巡回醫療隊來到康定市人民醫院,對于澤仁(化名)一家人來說,醫療隊的到來是他們期盼已久的事了。原來,一年前,8歲的小澤仁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疝氣,由于當地不具備手術條件,病痛給小澤仁的生活學習帶來很多不便。聽說醫療隊要來,小澤仁提前一天就在爸爸***陪同下到康定市人醫院辦理了住院手續。
都江堰市人民醫院普外二病區主任楊康主任醫師和麻醉科主任陳峰副主任醫師共同協作,為小澤仁實施手術。對于楊康來說,這樣的手術在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就是普通的小手術,可澤仁年紀小,加之康定市人民醫院沒有開展過這類手術,連分管外科的副院長都前來觀摩,所以這臺手術楊康做得比較緩慢?!斑@個區域的神經不能碰,這個地方不要分離得太薄了,盡量保留一層筋膜,否則縫合有困難?!薄熬瓦@樣打結。”楊康邊演示邊講解,手術結束,在場觀摩人員紛紛發出感嘆:“原來手術還可以這么做!”之前,康定市人民醫院從未開展過小兒微創手術。
“因為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微創手術的技術發展比較成熟,所以我們這次特地來學習觀摩,今天看主刀醫生手術操作都非常嫻熟,整個過程很流暢,給了我們很大啟發?!庇^摩完手術后,康定市人民醫院外科主任不禁連連稱贊。 “我們開展疝氣微創手術在全省都走在前列,微創手術只需在病人身上開幾個小孔,降低了傳統手術對人體的傷害,病人恢復比較快,并且拓寬了患者適應性手術的年齡范圍,現在我們科室大多數的疝氣手術都是通過腹腔鏡開展,既減少了病人痛苦,又大大縮短了住院時間。”楊康說。
帶狀皰疹患者 傳統療法有奇效
此次巡回醫療隊所到之處,所有患者都對醫療隊的到來表示了極大的熱情和歡迎。對于藏區群眾來說,中醫和藏醫在診療方法上相類似,所以此次巡回醫療隊中醫科很受歡迎。中醫科主治醫師周震在新都橋人民醫院遇到一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患者名叫魏東,病痛持續兩年,發作時腰間到后背一圈又癢又麻。周震診斷后當即決定采用傳統中醫療法——針灸加刺絡放血拔罐。由于條件受限,該院沒有常用的梅花針或七星針,周震找來一次性血糖采血針用膠帶纏繞再用酒精消毒就成了自制梅花針。
當通過針灸電療、放血拔罐等一系列治療措施后,魏東立時感覺舒服多了。原本他的老婆懷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最后也豎起大拇指連連贊嘆。臨走時,周震還為當地醫生指導了魏東后續的治療方法。魏東緊緊拉著周震的手,一定要他留下電話號碼,并表示有一天他要來都江堰市人民醫院看望周震。能為患者解除病痛,對巡回醫療隊隊員們來說是莫大的安慰。
普及衛生知識 提高藏區群眾健康意識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藏區,此次巡回醫療隊特選派了婦產科主任何恒君和泌尿外科主任何昌孝一同前往。對于何恒君來說,看病的同時也是知識普及的機會。很多婦女衛生知識缺乏,她就不厭其煩地解釋生理的構造,病因的形成,該注意的事項等,希望打消她們的顧慮,消除她們的戒備,從而正視自身的健康問題。
對于何昌孝來說,他此次的出診則比較尷尬,每到一處,宣傳人員賣力介紹這是泌尿外科醫生,你們有泌尿方面的病癥都可以找他時,結果,前來看病的患者寥寥無幾,何主任坐了幾天“冷板凳”。這樣的現狀,是大家始料未及的,也讓此次帶隊負責人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執行院長于洪濤有了更多反思,援藏不僅僅是帶去新技術,更重要是帶去新理念,破除傳統觀念,注入新的理念思想,讓藏區群眾重視自身疾病,并積極尋求正確的治療方法,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巡回醫療隊每到一處手術、義診結束,就坐下來開座談會,分享成功經驗積極建言獻策,期待能將更多的知識理念傳播開來。
此次巡回義診,都江堰市人民醫院負責檢驗技術指導的仰大貴,給基層醫院帶去了質量控制的概念,規范實驗室管理流程等。還針對基層醫院新設備使用不理想,專門給他們安裝了一套模擬軟件并對人員進行了專門培訓,對部分質控不太好的項目重新進行了儀器維護和校準。
淚灑離別時分 援藏堅守赤子心
巡回醫療隊每到一個點都去看望了所在地的援藏醫生,有的醫生援藏時間為一年,有的為兩年,在異地他鄉見面,大家就是一家人,可因為時間緊,往往剛見面又要分別,這時候大家總是難抑離別之情,淚灑當場。
劉靜,都江堰市人民醫院骨科副護士長,在塔公鎮衛生院定點對口支援一年。相比之下,劉靜所處環境比較艱苦,海拔高、兩個人住一間宿舍,床是一張舊的醫療床,廁所是公用的。由于缺水,劉靜常常不能洗澡,難受時用水擦擦,洗頭也只能用水沖沖。這樣的艱苦條件,對于一位愛美的漂亮女孩來說,這背后的艱辛和付出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劉靜堅守下來了,而且把各項工作開展得比較出色,她的付出猶如一杯溫暖的酥油茶,給藏區群眾送去了溫暖和愛。
當和醫療隊道別時,劉靜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再見”,就將頭上的帽子壓得低低轉身離開,可那滑過臉龐的淚水還是被隊員們捕捉到了,大家都強忍著哽咽。這就是援藏兒女的堅韌,這就是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
在康定市人民醫院援藏的陳鋒,年初到康定寫下了一首詩:“初到西康意氣昂,蜀道山塹隧洞長。二郎成就兩重天,霧消霾散迎艷陽。再見跑馬工作忙,新城舊道發展旺。精扶惠澤一方土,貧去甘來奔小康!”為了給藏區做更多貢獻,陳峰鼓勵妻子也報名參加為期兩年的援藏工作,夫婦倆將共同為高原揮灑激情和汗水。這是一份赤子之心的堅守,我們相信,在援藏傳幫帶結對子的幫扶下,藏區的明天會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