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08月18日
本網訊 記者從道孚縣扶貧開發局獲悉,2015年以來,省公安廳、省經信廳、三六三醫院、成都師范學院、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四川農村信用聯社、光大銀行成都分行、衛康院等8家省直部門,大力幫助道孚建強基層組織,提升基礎設施,落實民生保障、培育增收產業,為道孚脫貧奔康并逐步實現鄉村振興做出了重大貢獻。
“給錢給物,不如建強支部”。8家省直部門發揮人才優勢和黨建經驗,幫助道孚建強基層組織,開創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大格局。8家省直部門先后向道孚派駐貧困村第一書記4名、掛職鄉鎮黨委副書記4名、駐村幫扶工作隊員18名。這些扶貧干部在工作中圍繞“基層黨建整體提升工程、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示范引領工程、基層黨建標準化示范工程、黨員精準扶貧示范精品工程”,依托“農牧民夜校”“三會一課”平臺,創新實施“微黨校+夜校”“理論+實訓““雙培雙帶”等工程,在掛職鄉村每月有針對性地開展1至2次技能培訓,每年組織開展4次以上實踐培訓,每年在農牧民黨員中培養1至2名致富能手,極大提升基層組織的戰斗力。
基礎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前提。8家省直部門從資金、項目、智力方面大力幫助道孚提升基礎建設水平。其中,省公安廳牽頭,發揮多家省直部門優勢,在凍坡甲村投入1000余萬元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在村容村貌、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作了大力提升,有效增強了全村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同時每月入戶開展環境整治宣講,保證了村域內河流、溝渠河道通暢,無黑臭水體,水面無漂浮垃圾;村內主要道路路面和村莊文化廣場、健身廣場等做到了干凈整潔。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8家省直部門發揮資金人才和管理優勢,以教育、醫療為重點,大力幫助道孚改善民生。其中省經信廳整合資金2000萬元,在道孚縣開展不失當地民居特有風格的輕鋼結構裝配式新型建材住房推廣試點,該工程已納入省級試點推廣項目;同時在道孚積極推進信息和網絡覆蓋建設,全縣158個行政村實現光纖寬帶網絡全通達,4G覆蓋率87.97%;還投入1300余萬元,協調相關單位,解決亞卓鎮盤龍、容須卡兩村供電難題。三六三醫院于2016年與道孚縣人民醫院簽訂業務幫扶協議,先后助其開展學術講座391次、業務培訓1201次、教學查房1959次、手術示教569次,培訓道孚縣村醫103人次。省信用聯社持續助力道孚鄉村金融服務站(點)建設,先后發放自助機具6臺、POS機48臺、EPOS機62臺、農惠通自助終端30臺,讓每一個鄉村都盡可能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同時還捐款100萬元,幫助道孚桌卡村實現了村耕地灌溉用水全覆蓋,捐贈100萬元助力建立道孚縣關愛救助基金。8家省直單位先后組織70多名專業技術人才到道孚縣開展教育教學和醫務能力提升培訓、牧民技術培訓、學生課外興趣班、學生課業輔導等活動。
發展產業是脫貧奔康的根本保障,也是8家省直部門幫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公安廳在凍坡甲村采用“幫扶單位+社會出資”的模式大力發展新型種植產業和鄉村旅游業,建起可一次性接待游客100余人的村級旅游酒店1家;種植100畝土豆,實現年產值24萬元,同時還發展了高原草莓和羊肚菌種植。省經信廳投入1400多萬元,支持道孚縣農特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同時先后從全國各地組織肉類、糧油、食品加工龍頭企業60余家到道孚調研考察投資興業,并專項支持道孚縣實施品牌設計推廣。成都師院、光大銀行成都分行投入幫扶資金200萬元打造“康養龍普”“花海圣地”“云上約呷”等旅游品牌成效顯著。省信用聯社在道孚發放扶貧小額信用貸款5007.34萬元、產業扶貧貸款1220萬元。
記者 劉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