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12月02日
本網訊 “去年我們種了10500畝藜麥,帶動300多戶貧困戶種植藜麥,平均每畝收益2800元以上,比其它傳統農作物收入每畝高出1500元左右,當地農牧民的種植熱情相當高。”日前,得榮華鑫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和金龍介紹了藜麥的種植和收益情況,并講述了四川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甘孜分公司給予的融資擔保支持。
“公司發展正值關鍵時期,特別是加工廠房建成后,急需資金引入加工設備,多虧農擔的支持!”和金龍說,2018年以來,公司就一直尋求如何將藜麥引入得榮縣,為當地農牧民脫貧攻堅蹚出了一條新路。在面對前期流轉土地、藜麥加工車間建設和設備購置資金投入匱乏的困境時,四川省農擔公司甘孜分公司的介入為公司增添了發展的底氣。在了解到公司缺乏啟動資金后,四川省農擔公司甘孜分公司積極介入,與當地農行多次對接商討,為公司發放了200萬元的鄉村振興貸款,解決了其資金困難。在資金的驅動下,得榮華鑫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紅紅火火地開辦了起來,帶動了更多的農民參與藜麥種植。
藜麥,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被國際營養學家稱為丟失的遠古“營養黃金”“超級谷物”“未來食品”,被素食愛好者奉為“素食之王”的“舶來品”,其生長習性與高寒、高海拔、日照強烈、晝夜溫差大、干旱并且無污染的得榮縣高度契合。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想脫貧,就要走出一條符合縣域產業發展的特色之路。”四川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勇說:“產業要發展,資金和產業項目必須高度對接,要讓信貸資金成為農業生產發展的活水之源,解決農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才能澆灌出幸福美麗的豐收之花。”
“去年,我們公司共生產藜麥650余噸,今年,規模預計會擴大到10000余畝,爭取全年產量達到1000余噸。帶動更多農戶增收。”和金龍說,2020年,通過發展藜麥產業,得榮縣12444名基層群眾實現人均增收1428元,藜麥產業實現綜合產值5500萬元。今年,藜麥的種植已經擴散到了道孚、爐霍、巴塘、鄉城等縣。
“現在的政策好,不僅有政府的指導幫助,而且有農擔公司大力支持,我們不再為資金發愁了,產銷和收購更不用愁了,農牧民種植藜麥沒有后顧之憂了。”和金龍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他說:“我們不僅自己要富起來,還要帶動周邊更多的群眾富起來,為家鄉的鄉村振興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的理想是把我們康巴高原的藜麥賣到國外去。”
如今,藜麥已經在康巴高原“安家落戶”,高原藜麥的豐收即將到來,新的希望就在眼前。
州農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