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1月30日
我州民族文化事業繁榮興盛
◎本網記者 蘭色拉姆
“去年我州順應時代和人民的需求,堅定不移地以甘孜文化塑造文化甘孜的發展理念,始終把繁榮興盛民族文化作為重大事業、重大責任,文化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為甘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回顧2020全州文化工作開展情況,州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多了一份底氣。
我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在傳承保護這些歷史文化的道路上,凝聚著一批又一批文化工作者的心血。去年以來,我州大力夯實非遺保護傳承基礎,非遺工作成效顯著。康巴文化(甘孜)生態保護實驗區、嘉絨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被列入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德格宗薩藏醫藥有限公司入選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同時,公布州第七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345項、代表性傳承人302人,并順利開展民族手工藝大賽系列活動,以及12名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文物工作引航指路。去年以來,我州積極探索,聚焦文物保護利用水平提升,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截至目前,皮洛遺址考古發掘保護取得重大進展,大型深入報道“石破天驚—稻城皮洛遺址”圓滿結束,皮洛遺址公園和皮洛遺址博物館正在策劃籌建。與此同時,全州新普查出長征文物67處、長征紀念設施3處、長征主題紀念館5所,紅色文化資源再次得到充實。此外,完成新增的10處紅色遺址(遺跡)省級文保單位保護區劃的劃定上報,并推動白玉賀龍舊居、朱德同志長征途經瀘定居住舊址等4處文保單位申報省級革命文物保護展示利用項目。
作為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質的關鍵部分,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以來,我州就如何優化文化公共服務體系,找到了符合自身發展實際的新路子,其中包括開展主題文化活動、惠民活動、志愿服務等。據統計,全州開展紅歌合唱、全民廣場舞活動等群眾文化活動308場,參與群眾達15萬余人次;出色完成第12屆康巴藝術節演出活動;開展文化惠民活動1600余場次,惠及群眾48萬余人次;組建19支文旅志愿者服務大隊,錄入智游天府平臺的志愿者達3700余人。
下一步,我州將圍繞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依托獨具魅力的文化資源,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民族文化,深度挖掘文化資源內涵,著力提升文化創意水平,進一步展現豐厚文化資源的價值,全面推動文旅深度融合、互動發展,形成甘孜特有的文旅產業鏈,打造文旅融合的甘孜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