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9月01日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瑩
●“采用‘林下種草、以草養畜、以畜堆肥,以肥定林’種養循環模式,達到‘一果一豬種養互促’……”8月24日,記者來到鄉城縣蘋果藏豬種養循環現代農業園區,發現一件新鮮事:蘋果還可以與藏豬實現產業集群。
2022年,甘孜州委、州政府作出打造“有機之州”決策部署。今年,甘孜州堅持以差異化和小精特優為突破口,高質高效建設牦牛、藏香豬、果蔬、菌類等有機產業集群。
如何推動農業特色產業振興,高質高效建設有機產業集群?鄉城縣將蘋果和藏豬種養結合,探索出一條有機特色產業發展的“鄉城路徑”。
種養循環 串起綠色生態鏈
鄉城縣是全國僅有的四大“國家級藏豬保護區”之一,也是四川省唯一“國家級藏豬保護區”,鄉城藏豬曾獲得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截至今年第二季度,鄉城縣藏豬存欄10127頭,出欄13743頭,能繁母豬存欄2057頭。
鄉城縣蘋果藏豬種養循環現代農業園區于2018年開始建設,已累計投入約2億元,目前建成以蘋果為主,黃桃、藍莓、釀酒葡萄為輔的水果現代農業園區2.5萬畝,年產值達2.5億元,2022年被評為省級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
“我們主抓‘蘋果+藏豬’兩大特色產業,以園區為載體,集聚種、養、加工于一體,以蘋果種植‘園區核心區+輻射帶動區’和藏豬養殖‘1+5+20+200’‘借豬還豬’方式,采用‘林下種草、以草養畜、以畜堆肥,以肥定林’種養循環模式,打造‘一果一豬種養互促’綠色循環生態園區。”鄉城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總畜牧師楊武介紹說。
糞污處理池、有機肥車間、水肥一體化設備……記者在園區看到,蘋果樹間套種著飼草,安裝著太陽能殺蟲燈、蟲情測報燈等綠色防控設備。同時在智慧農業大數據云平臺,通過圖表、地圖、儀表盤等數字可視化技術,能讓養豬戶和果園主直觀了解生產經營情況,以及市場和政策的變化趨勢。
“在蘋果樹間種飼草,能有效減少病蟲危害,藏豬糞尿通過腐熟后作為果樹肥料,形成‘種植飼草喂養藏豬、豬糞發酵有機肥澆灌種植’模式?!睏钗浣榻B,“同時,依托國家級傳統村落、藏鄉田園國家4A級景區,深化‘園區+加工’‘園區+文旅’‘園區+電商’業態融合,構建生產、加工、園景一體融合發展思路。”
保種提質 做好“藏豬”文章
“近年來,鄉城縣以點帶面合理布局藏豬‘1+5+20+200’產業,其中‘1’是指白依鄉國家級核心保護區,‘5’是指建設青德、青麥、沙貢、洞松、水洼5個擴繁基地,‘20’是指扶持20個養殖大戶、家庭農場,‘200’是指培育200戶藏豬專業散養示范戶,全面推進‘蘋果+藏豬’種養循環現代農業園區創建,加快建設以藏豬原種保護、良種繁育推廣、規?;B殖、特色品牌打造于一體的藏豬產業發展體系?!编l城縣農安中心主任彭瑜皎介紹。
鄉城藏豬,品種古老產業潛力大,原種保護成為一項任重道遠的種業戰略。
“我縣于2018年以來與川農大合作,制定《鄉城縣藏豬保種繁育方案》《鄉城縣藏豬種質資源保護辦法》《鄉城縣藏豬后備豬生長發育和肥育性能測定技術規程》,形成《鄉城藏豬保護繁育群親緣關系檢測分析報告》,對核心保種群進行了家系鑒定,制訂了保種繁育群配種計劃,規范保護了藏豬品質和資源。”楊武表示。
2022年,鄉城縣按照與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養豬研究所、家禽研究所、獸醫研究所及畜牧經濟與生產系統研究所簽訂的《鄉城縣藏豬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等技術服務約定,完成藏豬保種基地核心群種豬遺傳純度鑒定和分析,構建起了14個家系,組建了選育資源群。
借豬還豬 原種保護與增收致富兩不誤
為擴大生豬養殖規模,降低風險,實現老百姓能養盡養,鄉城實施“借豬還豬”兩種模式。
一種即由白依鄉藏豬保種繁育基地提供統一閹割、統一打耳標、統一注射疫苗、統一購買保險、統一稱重并簽訂寄養協議后,將仔豬免費提供給散養農戶進行飼養,回購時除去寄養初始重量,按保底價每斤18元至每斤20元與養殖戶按實結算。
另一種則是在寄養初期,農戶按一定價格把仔豬成本支付給公司,公司回收時按豬的實際體重直接結算,也可自行進行市場銷售。
楊武算了一筆賬:“我們將以白依鄉藏豬保種繁育基地為核心,依托5個藏豬擴繁基地,輻射帶動養殖大戶20戶和藏豬散養示范戶200戶。通過育、繁、推,帶動全縣6837戶實現適度規模養殖,力爭2025年全縣達到7.2萬頭藏豬養殖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