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4年06月26日
◎達哇次仁
進入新時代以來,為了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以高質量發展界定我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首次提出“中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17年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揭示了高質量發展的本質是以人民為中心,目地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高質量發展也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于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為我省深入實施“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不斷推進治蜀興川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甘孜州,這片充滿魅力與特色的土地,正處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時期。為了實現農業強、農民富、鄉村美,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追求高質量發展是其必然要求和根本路徑。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充分調動和激發人民群眾參與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力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主體,高質量發展的最終成果由人民群眾所享有,因此,充分調動和激發人民群眾參與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非常重要,當他們內心涌動著積極進取的動力時,將爆發出巨大的創造力和行動力。那么,如何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讓他們爆發出巨大的創造力和行動力用于實現甘孜州高質量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呢?首先需要加強教育與培訓。甘孜州人才匱乏,技術力量不足,缺少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從事農業技術研究推廣的專業技術人才不足,鎮村農業技術人員水平不高、服務能力不強的現象至今依然存在,難以滿足甘孜州鄉村振興發展的需求;受歷史、地域、居住環境、習慣思維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現階段農牧民群眾“山溝溝”意識還比較嚴重;經營主體與群眾之間的利益連接機制還不夠完善。因此,在甘孜州必須加大對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投入,培養更多適應本地特色產業發展的專業人才,不斷提升群眾的知識水平和種植養殖技能素養,使他們有能力去把握發展機遇,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和產業需求,為甘孜州實現共同富裕和推動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其次,激發人民群眾熱愛家鄉文化的熱情。家鄉文化也是激發內生動力的重要源泉。甘孜州擁有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文化、厚重的紅色文化、豐富的服飾文化等,應充分挖掘和弘揚這些文化寶藏,讓群眾對民族文化充滿自豪與自信,從而激發他們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的熱情。可以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等方式,讓豐富多彩的各種文化與經濟特別是旅游經濟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為解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精神文化需求。再次,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積極參與發展、勇于創新的群眾給予精神表彰和物質獎勵,并把他們樹立成榜樣和標兵,不斷宣傳他們的事跡,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并在入黨或推選村干部時優先考慮,充分發揮榜樣和標兵的作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最后,鼓勵群眾自主創業。鼓勵返鄉村民特別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自主創業,并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讓他們在創業中實現自身價值,先富裕起來,成為致富帶頭人,然后帶動本村本地更多人投身到鄉村振興中,不斷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行動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積極引導人民群眾參與新興產業發展
新興產業,才是一個地方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甘孜州目前的新興產業企業主要集中在綠色礦產業、食品飲料產業和中藏醫藥產業這三大產業中。在綠色礦產業方面,甘孜州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尤其是鋰礦資源,發展綠色礦產業。在食品飲料產業方面,甘孜州圍繞打造“有機之州”,積極推動牦牛、藏香豬、青稞等優質資源加工業的高端化、個性化、品牌化發展。此外,葡萄酒、包裝飲用水、預制菜等產業也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特色化發展,形成了食品飲料產業集群。在中藏醫藥產業方面,甘孜州強化道地藥材資源支撐,如川貝母、大黃、羌活等,并擴大了種植規模。通過提高中藏藥院內制劑、飲片生產的規模化生產水平,推動中藏藥材精深加工的持續發展壯大。這些企業不僅體現了甘孜州在新興產業領域的發展潛力,也展示了甘孜州在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集群和鑄強新型工業化主引擎方面的努力,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和路徑已經明確,如何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到新興產業的發展中來,做好做強新興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直接考量著甘孜州各級黨委政府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筆者認為,首先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的生活和發展條件,為內生動力的激發創造更好的環境。雖然經過脫貧攻堅,甘孜州農牧區基礎設施上了一個很大臺階,但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相對薄弱、歷史欠賬較大,農村以“廁所革命”為主的人居環境整治仍需加力提升;雖然已實現所有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但由于農牧民分散居住多,入戶路硬化難度較大,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經費需求大,州縣財政拮據、配套難度較大;部分農村基層變電站、輸配電線路設計標準低、運行年限長、缺陷隱患多,供電可靠性差、安全隱患大,特別是線路普遍穿越林區,防山火壓力極大;部分高海拔高寒地區的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頻發導致存在供水不穩定或季節性缺水。因此,必須大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使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為激發群眾致富創業的內生動力提供更好的條件。其次,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到新興產業的發展中來,推動傳統產業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提高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甘孜州農業產業不僅規模小、布局散、鏈條短,品種、品質、品牌水平低,同質化現象比較突出,而且科技含量低,科技創新推廣應用水平低,科技創新滯后,新技術、新品種推廣難度大,農業耕作粗放、良種不良法,傳統農業占主導地位。因此,必須將甘孜州特有優勢資源進行重組、整合,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探索產業發展機制、完善產業發展體系,補齊短板、激發動力、多產融合,推進“三江六帶”現代農業產業帶建設,加快建設現代高原特色農牧業基地,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不斷衍生農副產品的產業鏈,提高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在新興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廣大農牧民群眾參與進來,通過各種渠道提升他們的種植養殖能力和水平,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充分發揮基層干部的引領作用,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
發揮基層干部的引領作用,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的關鍵在于多方面的綜合策略。首先,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基層黨組織的服務作用和科學引領是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的基礎。通過積極宣傳惠農政策、資金引導等方式,群眾可以充分利用政策推動發展。引導群眾創新發展舉措,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進農產品加工和品牌建設,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其次,優化激勵機制。優先選拔在重點戰線表現突出的優秀干部,暢通干部晉升渠道,加強干部交流鍛煉,健全落實干部能上能下機制,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對不能干事、不愿干事、干不成事的干部要堅決調整,形成“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局面。改革薪酬激勵辦法,對擔當作為表現突出的干部進行破格晉升,提高工資待遇,保護和激發干部的積極性,使其愿意干事。再次,提升群眾參與感。在鄉村振興一線搭建“賽馬場”,讓村干部進入各自的賽道,在奔跑的過程中去發現自身的短板、不足,汲取他人的優點、長處,增強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自覺。同時,通過考核“指揮棒”,讓真正埋頭苦干、出彩出色的村干部有為有位,提升村干部隊伍的活力和動力。最后,激發群眾內生動力。通過農村基層黨員的“引導”作用,激發群眾提升發展能力。農村基層黨員是致富的“開路人”,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引導作用,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尤其要引領產業發展,帶頭發展,積極引導群眾、帶動群眾。通過上述措施的綜合運用,可以有效發揮基層干部的引領作用,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總之,甘孜州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緊緊依靠群眾,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通過多方面的努力和舉措,讓群眾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共同書寫甘孜州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為中共甘孜州委黨校正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