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康巴時評 >> 瀏覽文章

讓網絡開出文明之花,結出豐滿的進步果實

甘孜日報    2024年09月03日

◎李紅軍

8月28日至29日,一場科技與文明交融的盛宴——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成都舉辦。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9967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在信息化時代,網絡成為另一種意義上的基層和一線。

網絡文明貴在體現“文明”二字。當今世界,不文明行為不但充斥于社會,還充斥于網絡空間,建設網絡文明已是勢在必行,刻不容緩。中國網絡文明大會首次落子中西部,具有標志性意義。僅此次網絡文明大會的分論壇就達到11個,主題覆蓋了網絡執法推動優化營商環境、網絡文明培育、網絡誠信、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人工智能、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等多個方面,是一次名副其實的網絡盛宴。

與網絡共伴,偕文明同行,網絡文明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標配。自從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迫切需要充分發揮網絡文明力量。人們看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互聯網的文明屬性逐漸顯現出來,文明上網、文明治網漸漸成為社會和行動。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堅持發展和治理相統一、網上和網下相融合,廣泛匯聚向上向善力量,弘揚和傳承中華文明,共同推進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以時代新風塑造和凈化網絡空間,共建網上美好家園。建設現代化國家離不開精神文明的支撐,而網絡文明則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作用可謂大矣。

依法治網,彰顯法治力量,用法治力量為網絡安全保駕護航。法治建設是網絡安全的重要屏障,無法治則無網絡安全。全社會要形成依法治網、依法用網、依法上網的良好氛圍。為了保障網絡安全,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行政執法程序規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多部法律法規,這些互聯網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為互聯網健康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確保了互聯網行穩致遠。

互聯網也是重要的民生福祉,彰顯著社會的文明和進步。當下社會,互聯網已經成為重要的民生福祉,它對社會文明和進步的推動作用越發凸顯。在農業領域,大力發展數字智慧農業,廣袤的大地上蘊含了更多的“智慧因子”,無人機遙控播種、噴灑農藥、檢測病蟲害等,“智慧農業”正在成為新景觀;在工業領域,人工智能機器人取代了繁重的人工操作,依托數字科學技術,向“新”而行,新能源、新興產業、新業態出現了更多的數字應用場景,大大提升了新質生產力水平;在體育領域,各種數字智能手段被廣泛地應用在體育場景,為科學訓練和比賽提供數字支撐;在醫療領域,線上掛號、遠程會診成為現實;在城市管理方面,大腦智慧城市正在形成……所有這些,都極大地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成為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手段,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網絡強則國家強,網絡興則國家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謀劃部署,強調要“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我們應該看到,我國還只是一個網絡大國,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強國,實現網絡強國的目標依然任重而道遠。我們要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從網絡大國到網絡強國的新跨越。讓網絡文明浸潤人心,讓互聯網更好地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服務,真正讓網絡成為人民的幸福之網,國家的安全之網,社會文明的進步之網。


  • 上一篇:種下“野果子” 添綠又致富
  • 下一篇:沒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kbsp/10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