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3月20日
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對脫貧攻堅戰明確提出,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大扶貧格局,確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就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行調研,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和在我省召開的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我們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州各縣(市)委中心組深入學習貫徹講話精神,帶頭學深悟透,進一步在思想認識、扶貧措施、政策執行、工作作風、發動群眾等方面查問題、找不足、補短板,進一步推動工作落實。本報《理論與實踐》欄目從今日起,將陸續刊發各縣(市)委中心組成員的心得體會,敬請關注。
2018年1月29日-31日,我率鄉城縣3個片區工委主任、12個鄉鎮黨委書記和22個專項部門負責人赴南部縣考察學習脫貧摘帽工作經驗。期間,我們通過現場看點、聽介紹,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全方面了解南部縣在脫貧摘帽方面的各項工作,深受啟發、深受教育、深受感動。
■曹建奎
一、對南部縣脫貧摘帽工作的幾點感受
在南部縣考察學習時間雖然短,但學習期間重新回頭審視我們的脫貧攻堅工作,感覺差距甚大。差距主要是在思想認識上、工作措施上和干部作風上。對我而言,這次考察學習讓我對脫貧攻堅這項頭等大事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
一是必須要從思想上真正把脫貧攻堅這個頭等大事刻在心上、印在腦里、落實在行動上。要讓脫貧攻堅成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統領其他各項工作,而其他各項工作都要圍繞脫貧攻堅來進行。特別是2018年,鄉城縣面臨脫貧摘帽這項硬任務,全縣工作部署要圍繞脫貧摘帽來謀劃、各部門任務要圍繞脫貧摘帽來下達、人員力量要圍繞脫貧摘帽來調配、資金使用是圍繞脫貧摘帽來整合、督查考核要圍繞脫貧摘帽來安排。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持續用力、精準用力,真正讓脫貧摘帽成為全縣的統一意志和集體行動,這是我們能否成功摘帽的思想保證。
二是脫貧攻堅最為重要的因素在人,必須要發揮好干部群眾的積極因素。南部縣的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分別是我們的25.77倍和15.14倍,即使2016度全縣摘帽了,目前還剩下的貧困戶都還有8000多人,客觀來講,脫貧任務要比我們艱巨得多、壓力要大得多,但他們集中全縣力量,通過苦干實干,圓滿完成了縣摘帽的任務。脫貧攻堅是針對最困難群體的工作,需要做過深過細的群眾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脫貧摘帽更是一項嚴而又嚴的工作,評估環境“零干擾”、評估對象“全覆蓋”、評估手段“現代化”、評估過程“嚴活實”等特點都要求只有工作過得硬,評估檢查才過得去,只有扎實才能硬氣,不能有任何自滿情緒、僥幸心理和投機念頭。迎接脫貧摘帽評估檢查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夠實現的,更不是時間一到自然成。我們不但要有脫一層皮、掉一身肉的思想準備,更要有挑戰極限的拼命精神。
三是脫貧攻堅工作絕不僅僅是貧困戶脫貧、貧困村退出、貧困縣摘帽的工作,而是一場深入人心的思想變革、脫胎換骨的作風建設和影響深遠的社會治理。脫貧攻堅的過程檢驗了我們干部的政治思想、宗旨意識、工作作風、能力素質,是干部思想、作風、能力錘煉的重要戰場;脫貧攻堅提升了社會治理、培育了發展基礎、轉變了群眾觀念、激發的農村活力,是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抓手;脫貧攻堅的結果改善了干群關系、贏得了民心,是鞏固黨在藏區執政基礎的重要載體。因此,脫貧攻堅工作絕不是一件單項工作,而就一項事關全局和長遠的工作;脫貧攻堅絕不是分管領導和某個部門的事,而是全縣每一名干部群眾的事,大家都有責任來抓好。
二、對鄉城縣脫貧攻堅工作的思考
南部縣的脫貧摘帽工作有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同時,結合鄉城縣的實際情況,我對2018年脫貧摘帽工作有一些基本的思考。
(一)從思想發動著手,開好兩個重要會議。這次全縣40多名干部參與學習考察,都深受啟發、深受觸動,也看到了差距。要把參加考察干部的感動轉變成全縣干部的共同意志,必須要在全縣形成統一的思想自覺。一是在全縣范圍內召開脫貧摘帽專題民主生活會。以“比先進、看差距、轉作風、見行動,我為脫貧摘帽作貢獻”為主題,召開全縣專題民主生活會,從四大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開起,全縣各部門、各鄉鎮、各村層層召開,達到統一思想、思想發動的目的。二是開好全縣脫貧摘帽動員大會。召開全縣副科級以上干部、村支部書記參加的動員大會,認識差距、激發斗志,與全縣12個鄉鎮和22個專項部門簽訂目標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在全縣范圍統一思想、壓實責任、傳導壓力、推動工作。
(二)從壓實責任著力,建好四個機制。一是建立統籌協調的指揮機制。攻堅辦是代表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來統籌協調全縣脫貧工作的,不只是扶貧移民局的事,也不是幾個分管領導的事。脫貧摘帽是一場艱苦的戰斗,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指揮中心是不行的。要完善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機構,理順組織管理架構,讓攻堅辦成為全縣脫貧攻堅的大腦、決戰決勝的指揮部。同時,細化攻堅辦職能職責,下設八個工作組,即綜合組負責整個攻堅辦的統籌協調,政策的把握、任務的分解下達、考核,整體工作的推進。項目組負責脫貧攻堅項目的推進工作。資金組負責脫貧項目資金的整合、支付進度和資金安全。產業組負責全縣產業項目的整體推進,研究產業發展政策和利益連接機制,將產業發展委員會建在鄉鎮上、村支部上,確保全縣各村、戶都當家產業和致富門路。“五個一”工作組負責“五個一”幫扶工作的安排、督促和推進。對口援建組主要負責東西對口援建、省內對口幫扶、社會幫扶各項工作的推進、落實。宣傳教育組負責全縣脫貧攻堅社會氛圍的營造、先進典型報道和反面典型曝光,“三新”創建,讓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督查組負責各項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干部工作狀態,以督促和問責促進工作的落實。二是建立領導牽頭的責任機制。以鄉鎮為脫貧攻堅的主體,以聯系縣領導為鄉鎮脫貧攻堅的第一責任人。由縣領導統籌“五個一”幫扶力量,統籌鄉鎮的脫貧工作,任務直接交給聯系縣領導,問題直接發點球到縣領導,考核獎懲直接對應到縣領導,讓縣領導成為聯系鄉鎮脫貧工作的牽頭者、組織各方力量的責任人。三是建立下沉一線的工作機制。發揮“五個一”幫扶力量作用,實行貧困戶幫扶和非貧困戶接對全覆蓋。充分發揮鄉鎮的主體作用、22個專項部門的專業作用和各幫扶部門的幫扶作用,將進村入戶幫扶作為群眾工作的常態。盡量壓縮會議,必須召開的會議原則集中在周一、周二進行,縣級聯系領導、縣級部門領導和干部周一、二、三主要處理縣上和機關事務,周四、五和周六、周日主要是進村入戶做幫扶工作。四是建立督查問責的獎懲機制。堅持部事必問人、問人必問兩責、問責必追責,實行“流動紅旗”和“黃牌警告”制度,針對每季度驗靶,召開全縣大會,對存在問題最少的前幾名的單位實行“流動紅旗獎勵”,對存在問題最多的前幾個單位實行“黃牌警告”,并在目標考核中進行加分和扣分,得到“黃牌警告”的鄉鎮和部門必須在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切實整改問題。對工作連續兩次黃牌警告的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
(三)從補齊短板著眼,聚焦幾個關鍵。從摘帽要求來看,對標“三率一度”的要求,我們還有很大的短板,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集中攻堅。一是統籌推進的問題。必須要統籌抓好貧困村與非貧困村、貧困戶與非貧困戶、2016年前脫貧戶與2016年后脫貧戶的工作。特別是對于非貧困村的插花貧困戶要堅持一樣的標準、一樣的力度、一樣的考核,同力抓緊抓好;對于非貧困村,要實行產業整體推進、基礎設施同步完善、公共服務同等享受;對于2016年前自然脫貧的貧困群眾,要回爐幫扶、完善措施、補齊資料。只有堅持三個統籌同步推進了,群眾的整體獲得感和滿意度才會提高,我們的工作才會得到群眾普遍認可,否則,我們的幫扶力度越大,社會矛盾反而有可能越大。二是群眾作用發揮問題。在脫貧攻堅中,必須要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對于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務,堅持讓群眾做主。南部縣的“三議五會”制度很好解決了這個問題,讓“代民做主”變為“讓民做主”,值得借鑒。對于到村到戶的項目,采取村兩委干部會、黨員會、群眾代表會、聯社會、院戶會等形式,通過村兩委提議、村民代表審議、全體村民決議,讓黨委政府決策變成群眾意愿,提高工作的群眾基礎。三是基礎工作問題。要抓緊完善并發揮出信息化管理平臺的作用,通過軌跡管理、上傳圖片、文字資料等痕跡管理,減少文印成本、提高辦事效率,完善基礎資料。四是產業發展問題。要將“產業富民行動計劃”納入脫貧攻堅的重點工作,集中攻堅,堅持長遠產業與當前產業結合、臨時務工與穩定就業相結合。將支部納入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立產業發展委員會,將村兩委、專合組織納入產業發展委員會,做好群眾事務,完善投入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整合產業周轉金、貧困戶小額貸款等扶持資金,將市場主體與貧困村、貧困戶緊緊聯在一起,起到助力脫貧和企業發展雙贏效果。五是關于精準的問題。要徹底摸清全縣貧困人員底子,教育部門要對全縣所有家庭義務階段適齡兒童上學情況建檔立卡,確保上學率100%;縣衛計局要對全縣貧困戶醫療情況,特別是因病致貧人員建檔立卡,確保醫保參保100%,確保個人負擔在5%以內;縣人社局對全縣人員,特別貧困人口家庭有勞動能力人員進行建檔立卡,確保因人施教、個性化培訓,確保有就業能力貧困家庭有1人就業。民政、殘聯等部門要對特殊困難群體全面摸底,建檔立卡,嚴格落實兜底政策,確立專項幫扶措施;由縣級聯系領導牽頭,組織“五個一”幫扶力量,對貧困戶逐戶會診,對貧困戶實施ABC分類管理,按照能穩定脫貧示范戶、有一定難度中間戶、問題較大困難戶三類,精準施策,對難度最大的困難戶,增加力量重點幫扶,避免平均用力,事倍功半。(作者系中共鄉城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