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10月09日
◎赤康
德格是藏區三大文化中心之一,以名揚中外的印經院為中心,以頗具傳奇色彩的格薩爾王神廟為龍頭,以迷人的“西天瑤池”新路海、多普溝、阿須草原為重點,以精湛的傳統手工技藝為奇特和兩江流域的無限風光及眾多冰川、溫泉等景點為支柱,構成了德格獨具民族特色的旅游資源。我們將進一步加快推進德格縣生態文化全域旅游業發展,努力實現旅游基礎設施基本配套、旅游環境明顯改善、旅游服務功能逐步完善、旅游接待能力明顯提高、旅游影響力大幅提升,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縣。
一、創建思路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思想,認真貫徹州委、州政府關于甘孜州全域旅游工作總體安排,將今年作為“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年”“旅游營銷宣傳年”“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年”。按照“一優先、二有序、三加快”的產業發展思路,圍繞縣委、縣政府“1616”重大發展舉措、“1371”扶貧產業布局及《德格縣生態文化旅游總體規劃》,堅持“注重實效、突出示范,寬進嚴選、統一認定,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的方針。按照全要素、全過程、全時空、全人文“四大理念”和“門票經濟與產業經濟、景區景點與全域環境、觀光旅游與康養休閑、基礎設施與配套建設、規定服務與理念服務“五個并重發展”思路,探索出“資源變資本、資產變股金、牧區變景區、牧民變股民”的全域旅游開發模式,緊扣構建旅游目的地、旅游產品、旅游品牌、旅游扶貧“四大”體系,依托打造 “六大旅游”品牌。
二、創建目標
以建設生態暢通產業和諧幸福新德格為目標,以旅游產業發展為核心、新型城鎮建設為載體、現代農牧業為支撐,推進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三化”互動,實現旅游統籌城鄉發展。按照“旅游產業全域覆蓋、旅游景區全域聯動、旅游產品全域優化、旅游線路全域統籌、旅游品牌全域整合、旅游市場全域營銷”的理念,深度挖掘“康巴文化中心”“格薩爾故里”“南派藏醫發祥地”等文化資源,推動旅游業由“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促進文化與旅游、旅游與產業深度融合,達到創建標準兩基地一初步(“六旅”品牌基本形成、康巴文化中心和格薩爾故里旅游目的地的業態基本形成、川青藏三省結合區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和商貿物流中心初步形成),全力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構建旅游發展格局。
開展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工作,旨在推動旅游業由“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轉變,推動旅游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構建新型旅游發展格局。德格縣將積極申報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縣,對德格這塊廣袤古樸的土地山川,自然、人文景觀等文化旅游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統一部署、統一要求、整體聯動、同向發力,實現旅游治理規范化、旅游發展全域化、旅游供給品質化、旅游參與全民化、旅游效應最大化。
德格全域旅游將迎來“三大機遇”、面臨“三大壓力”、遵循“三大前提”。“三大機遇”即:中央、省州好政策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交通改善帶來的客源市場越來越廣;優質資源鑄就的品牌影響越來越大。“三大壓力”即:區域發展的差異競爭壓力;倍增游客的接待服務壓力;旅游環境的持續優化壓力。“三大前提”即:必須是嚴格生態保護前提下的全域旅游,必須是對接市場需求前提下的全域旅游,必須是能夠富民惠民前提下的全域旅游。因此,研判形勢,厘清思路,切實把全域旅游作為文旅資源的一種精品展示,作為把脈游客需求的一種定向銷售,作為引導眾籌創新的一種產業模式,作為實現利益共享的一種富民途徑,充分激發內生動力、主動把握形勢機遇,最大限度凝聚實施全域旅游、助力脫貧奔康的堅定信心和強大力量。
三、創建特色
(一)對準“康巴文化中心”品牌,打造康巴文化中心“博覽”之旅。深度挖掘康巴文化資源,展現康巴文化的魅力,實施印經院博物館、康巴文化中心博覽園、獨木林牧俗風情體驗園、麥宿手工藝傳承園和折學溝康巴風情游樂園等項目,打造康巴文化中心旅游目的地,形成“不到德格,未游康巴;西藏有拉薩,康巴有德格”的發展態勢和品牌效益。
(二)對準“南派藏醫藥發祥地”品牌,打造神奇藏醫藥“康養”之旅。利用德格南派藏醫院的發祥地、藏醫藥人才濟濟以及藏醫藥對健康保健的特殊療效作用,通過資源整合和資金打捆等形式,抓實藏醫藥第二醫療制劑中心、藏醫藥康養和麥宿藏醫藥產業園區建設,實施康巴生物標本庫、休閑療養區等項目,形成“看藏醫,就到德格來”的發展態勢和品牌效應。
(三)對準“格薩爾王故里”品牌,打造嶺·格薩爾王故里“尋訪”之旅。突出格薩爾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尋訪格薩爾出生、征戰的歷史淵源,全力建設大阿須格薩爾主體集鎮、阿須格薩爾紀念館、俄支格薩爾王獅龍虎戲宮遺址、善地大阿須格薩爾文化演藝園、竹慶格薩爾藏戲發源地、龔埡甲察城堡等格薩爾遺跡探秘工程,形成“格薩爾文化源遠流長,故里只有德格阿須草原”的發展態勢和品牌效應。
(四)突出雀兒山脈冰川湖泊奇石特色,打造川藏第一險雀兒山“探險”之旅。利用雀兒山冰川天然資源優勢,保護性開發雀兒山周邊冰川、湖泊、奇石及最美徒步線路等資源,打造戶外攀登、徒步、探險、騎行、自駕游、攀冰等項目,形成“湖泊、奇石、冰川、最美、最奇、最險盡在眼前”的發展態勢和品牌效應。
(五)突出十八軍進藏主題,打造十八軍進藏紅色教育“體驗”之旅。挖掘十八軍進藏紅色文化資源,實施推進崗托金沙江口十八軍進藏紀念館、雀兒山公路主題紅色教育基地、雀兒山十八軍張福林烈士遺跡。夏克刀登官寨遺址等項目,打造國道317線“進藏第一紅色教育基地”形成“‘背著’公路進西藏,一山一江最驚險”的發展態勢和品牌效應。
(六)突出縣城內高山湖泊群優勢,打造青藏高原最美湖泊群“養心”之旅。開發山地旅游、高原湖泊,全面打造玉隆拉措、竹慶當真措、窩公姊妹湖、錯通三聯胡、圣仙溝、多瀑溝等高山湖泊景區,將景點、路線、湖泊有機串聯,形成“南有稻城亞丁雪山,北有德格最美‘湖泊群’”的發展態勢和品牌效應。
(作者系德格縣政府副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