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康巴時評 >> 瀏覽文章

加快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得榮

甘孜日報    2019年01月29日

◎雷建新

州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是在全州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堅決打贏深度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加快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新征程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通過學習省委十一屆四次、州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得榮將在思想上、行動上向州委看齊、向州委的決策部署看齊,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州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全會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確保全會精神在得榮落地生根。

一、州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對于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導意義

州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川篇”、省委十一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書記彭清華在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對標新要求一項一項部署,圍繞新任務一件一件謀劃,確保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地落實。充分體現了州委堅定“四個意識”、堅決貫徹執行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圍繞甘孜發展新愿景,統一思想明方向。州委全會精神及取得的重大成果主要體現在全會通過的《決定》中,《決定》緊緊圍繞融入全省“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深入實施“六大戰略”,務實推進“三創聯動”,提出了若干具體工作舉措,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甘孜在全省“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中“怎么看、怎么辦、怎么干”的問題,這些實實在在的“干貨”,符合新時代新使命新實踐的要求,抓住了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的重點和關鍵,回應了全州人民對甘孜未來發展的新期待,是指導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的行動綱領。

圍繞甘孜發展新藍圖,強化責任抓落實。此次全會,是堅持州第十一次黨代會、州委十一屆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全會確立的發展愿景、作出的戰略謀劃、部署的重點任務,結合新的形勢和任務,對事關甘孜發展全局的重大工作思路和舉措進行再梳理、再謀劃、再落實。特別是全會提出的全面準確把握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確定的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的定位,繼續堅持“圍繞一個目標、突出兩個關鍵、抓好三件大事、補齊四大短板、夯實五大基礎、實施六大戰略”總體工作格局不動搖,統籌推進全州東、南、北三個區域協調發展,把實施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作為實踐路徑,把實施“六大戰略”作為關鍵抓手的重大決策部署。既是立足現實的重大考量,也是對歷屆州委、州政府區域發展戰略的延續和提升,對于我們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導意義。

二、正視得榮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基礎設施滯后。城鎮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功能不完善,違法用地、亂搭亂建、陳規陋習等“臟、亂、差”現象還未徹底根治,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施工難度大、成本高,偏遠鄉村通行難、用水難、用電難、通訊難等問題仍未有效解決,距新型城鎮化建設還有較大差距。

(二)民生水平不高。經濟發展起步晚、底子薄、總量小、實力弱,農村貧困程度深,尚有16個貧困村未退出,147戶798名貧困群眾未脫貧,教育、醫療、就業等社會事業欠賬嚴重,公共服務水平低下,整體貧困程度深,因病、因災返貧風險普遍較高,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十分突出,距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存在較大差距。

(三)生態環境脆弱。縣域內氣候干燥,年均降雨量少,年均蒸發量是降雨量的8倍,是國家確定的四川省三個土地荒漠化縣之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十分嚴重,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常年發生,全縣山高谷窄,極高山、高山、半高山占土地總面積的99%,河谷平壩僅占1%左右,土地利用率不高,加快項目建設與用地保障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銳。

三、圍繞州委總體工作格局,進一步豐富完善“六個小康得榮”建設戰略謀劃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神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省、州黨代會及其系列全會精神,緊扣州委“圍繞一個目標、突出兩個關鍵、抓好三件大事、補齊四大短板、夯實五大基礎、實施六大戰略”總體工作格局,抓實縣委“以脫貧攻堅工作為引領,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和干部群眾基本素質能力,強力推進特色農牧、優勢能源和生態旅游‘三大’產業,做精縣城、建美鄉村”的發展路徑,深入實施“三創聯動”“六大戰略”,奮力建設“六個小康得榮”。

(一)以“三創聯動”為載體,創建大香格里拉旅游經濟圈休閑驛站、甘孜州金沙江上游生態保護區、甘孜州南部農特產業開發示范基地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三創聯動”工作是州委全面貫徹落實省委部署要求,聚焦全州發展民生穩定三件大事作出的新安排、提出的新舉措,為推動得榮繁榮發展和長治久安提供了行動指南。要深刻領會“三創聯動”的核心要義,基于對州委《決定》的再研究再把握,對縣情實際和新時代發展特征的再思考再認識,縣委將得榮未來發展定位為創建大香格里拉旅游經濟圈休閑驛站、金沙江上游生態保護區和甘孜州南部農特產業開發示范基地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二)堅定不移實施六大戰略,全面建成“六個小康得榮”。 實施“六大戰略”是州委、州政府深刻分析全州政策機遇和發展形勢,全面總結優勢潛力和短板差距,提出的實現同步全面小康最直接、最現實、最有效的戰略舉措,是指引得榮未來發展,建設“六個小康得榮”的關鍵抓手。全縣上下講提高思想認識,把實施“六大戰略”作為今后五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民生導向和目標導向,充分調動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舉全縣之力推動“六大戰略”落地生根。

(三)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構建全域開放新態勢。一是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大國有資產重組整合力度,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引導支持國有企業參與優勢資源開發,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序推進國有林區改革。抓好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著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深化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改革,實現“最多跑一次”目標。統籌推進黨政機構改革。二是提升開放合作和招商引資水平。用好省內對口幫扶平臺,加強廣東佛山對口支援合作,全面落實成都市青羊區“全域幫扶”和“千企幫千村”行動計劃,深化大香格里拉深度合作,把資源優勢與內地市場、人才、技術、管理、資金有機對接,做好水電、風電、光電和旅游等招商引資項目儲備,借助西博會、農博會、旅博會和對口支援平臺,實施戰略投資企業招引行動計劃,力爭大企業、大集團落戶得榮,以大產業帶動大發展。優化提升招商引資和營商環境,重點抓好招商人才培養、項目推進、要素保障、環境優化,深化政銀企合作,落實發展民營經濟15條措施,發展壯大實體經濟。認真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關于推動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加強招商引資能力建設,選優配強投促部門和駐外機構招商工作力量。

(四)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為得榮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切實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定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常態化制度化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抓緊抓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尊崇維護《黨章》,貫徹執行《甘孜州黨員干部行為準則》,督促黨員干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遵守《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執行民主集中制。     

(作者系得榮縣委書記)


  • 上一篇:啥是佩奇不重要 重要的是擁抱親情
  • 下一篇: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 實現底部突圍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