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06月30日
◎賈合祥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美麗的家園,地球環境需要世界共同維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凝心聚力,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共筑生態文明之基,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正在從藍圖變為現實,良好的生態環境,也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導下,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為解決世界面臨的日益復雜的生態環境問題,實現“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世界”的美好愿景提供了寶貴的中國方案與中國經驗。在世界環境日里,我們必須意識到,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人人有責。
人人有責,重在提高認識。美麗的地球家園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享,政府自是環境保護治理的主導者,特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生態文明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國家戰略已成為全國人民的共識,各地在貫徹生態發展戰略上不遺余力,做了大量工作,當然,這是各地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使命,但作為每個國民,既有享受美好生態環境的權利,更有維護生態環境的義務,必須強化建設美麗中國人人有責的意識,自覺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中來,這樣,美麗中國建設才能有力量,行穩致遠,實現更高的發展目標。
人人有責,重在積極盡責。環境保護,或許在一些人看來,這是國家戰略和政府大事,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其實不然,因為每個人卻都是環境保護的責任者,都是美麗中國的創造者,國家戰略決策還需貫徹落實到全國人民的實踐行動中。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14億人民的力量卻磅礴無比。建設美麗中國,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對每個國民來說,實際上并不需要你有何壯舉,只需人人立足生活實際,從“衣食住行”做起,這看似生活平常,但卻十分重要。如我們一貫倡導的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粥一飯,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植樹造林,還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等等,這一切可說與人人有關,很多都是舉手之勞,做好了,就是對美麗中國的貢獻。
人人有責,重在持之以恒。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復雜的、也是不斷變化著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勞永逸。所以,我們還必須看到,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每一點成就都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更要樹立久久為功的意識,持之以恒地干下去。今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就是長期的戰略之一。所以,在建設美麗中國上決不可有松一口氣的想法,決不能時緊時松、推一推動一動,而要咬定目標不放松,在環境治理保護上持續下大功、做實功、見成效。
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人人有責,說到底,今天,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里,我們重在圍繞我國確定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個主題,強化環境保護意識,要把我們的幸福美好生活與良好的生態環境聯系起來,提高維護自然環境的自覺性。這樣,才能做到人人有責、人人盡職,把建設美麗中國的藍圖,變成更多的生活現實,造福中國人民,也為世界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