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8月25日
◎張繼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今年以來,百年變局交織世紀疫情,超預期因素沖擊陡然增加,穩就業、穩物價、保民生面臨新挑戰。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民生答卷。下半年,要保持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的發展勢頭,要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必須要抓實“兩穩一兜”,夯實民生基礎,為經濟發展注入民生動力
抓實“穩就業”工作。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全國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增勞動力保持高位,其中高校畢業生1076萬人,為歷年最高。受疫情等超預期因素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地區各部門全力以赴穩就業保就業。上半年,我們針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及時打出了一套就業“組合拳”,從社保降費率、緩繳費政策,到高標準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等,一系列穩崗位政策實施見效,助力企業渡難關穩就業。當前,我國的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仍需付出努力。要加快落實穩就業的各種政策,推行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免申即享”,實施緩繳社保費“即申即享”,推進就業補貼“直補快辦”,以暖心服務釋放更大政策效益,助力企業紓困解難、穩崗擴崗。要暢通就業渠道,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采取務實的就業服務。總之,要千方百計穩就業。穩就業,就是穩經濟。穩就業,不僅為億萬群眾提供了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最堅實的人力基礎。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牢牢守住就業基本盤至關重要。
抓實“穩物價”工作。物價穩則市場穩、民心穩。今年以來,受地緣政治沖突、世界主要經濟體流動性增加等因素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糧食和能源價格持續高位,對國內輸入性通脹影響加大。再加上國內疫情多點散發,部分地區物流受阻,穩物價面臨新挑戰。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保持物價穩定,這是確保經濟穩中有進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人民群眾的期盼和要求。下半年,受國際通脹高企、烏克蘭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國物價運行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對此,我們要審時度勢,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出臺穩物價的政策舉措,讓政策跑在問題的前面。抓好糧食安全生產,抓好生豬產能保障,抓好“米袋子”“肉盤子”“菜籃子”,抓好道路交通運輸,抓好能源資源保供穩價工作??傊?,各地要統籌抓好物價穩定工作,一旦出現物價波動,要強化協調協作,及時做好保供穩價工作,為推進經濟穩中有進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抓實“兜底線”工作。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以真幫實扶行動、真金白銀投入打出政策“組合拳”,著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到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從急有所紓、困有所扶,到確保民生之底兜得住、兜得穩、兜得好;從不斷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到發揮好民生保障安全網、經濟運行減震器的作用。下半年,各地區各部門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人民群眾之所想,做人民群眾之所盼,回應民生需求,堅持問題導向,扎實做好強弱項補短板工作,把重要的時間精力用在保障民生工作上,把寶貴資金用在民生急需上,堅決兜牢民生底線,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我們要踔厲奮發、迎難而上,堅定做好自己的事,讓人民群眾奔著更好的日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