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康巴時評 >> 瀏覽文章

讓人民群眾的安居夢更溫馨香甜

甘孜日報    2022年09月22日

◎張閑語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系人民安居樂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黨的十八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地區各部門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逐步解決群眾的住房問題,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推動了新時代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讓人民群眾住有所居。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我國歷史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時期,累計完成投資14.8萬億元,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萬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1.4億多群眾實現安居夢。從棚戶區改造,到保障性租賃住房,從公共租賃住房,到共有產權住房與住房公積金惠及群體逐步擴大,建立了完善的住房保障體系,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群眾的安居夢。十年來,全國棚戶區改造累計開工4300多萬套,到2021年底,3800多萬困難群眾住進了公租房,過去十年,全國住房公積金實繳人數從1.02億人增長至1.64億人,100多萬靈活就業人員也參與了住房公積金制度,全國累計提取住房公積金12.44萬億元,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10.28萬億元、2736萬筆。從政策支撐,到資金投入,從機制保障,到體系建設等,讓住有所居的陽光照到了各類群體。

讓人民群眾住得更好。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也要讓人民住得舒適安逸。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城市功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城市治理水平明顯提高。從老舊小區改造,到垃圾分類,從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到鄉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從農村貧困群眾的住房,到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各地始終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十年來,全國累計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6.3萬個,惠及居民超過2800萬戶,297個地級以上城市實行垃圾分類,覆蓋1.5億戶居民。全國2341.6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累計建設5萬個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麗鄉村,全國9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在城鄉建設過程中,一批批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得到系統性保護,讓城鄉留住記憶,讓群眾記住鄉愁。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無論是居住環境,還是居住質量,都得到了全面提升,讓人民群眾的安居夢更加溫馨,人民群眾擁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讓人民群眾有房住、住得好,更要住得更幸福。持續推動建筑業發展,既是保障群眾就業的需要,也是推動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我國房地產業發展速度最快、房地產市場規范程度不斷提高的十年。牢牢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動搖,因城施策、分類指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面對房地產業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問題,從中央到地方,堅持問題導向,結合實際,采取科學有效措施,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落實落細城市主體責任和省級監管責任,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監管體系,堅定不移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勞動力就業方面,建筑業發揮了重要的拉動與支撐作用。2021年,建筑業總產值達到29.3萬億元,是2012年的2.1倍;增加值達到8萬億元、占GDP的7%;吸納就業超過5000萬人。建筑業逐漸邁入轉型發展之路,裝配式建筑、建筑機器人、建筑產業互聯網等一批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初步形成,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快速發展,成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力量。


  • 上一篇:讓數字人民幣更好助力數字經濟
  • 下一篇:沒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kbsp/8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