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社會民生 >> 瀏覽文章

魂留扎溪卡大草原

甘孜日報    2018年02月08日

——石渠民警王志剛殉職后牧民和戰友深情追憶

王志剛生前在下鄉途中。楊志軍 攝


■于婷

2017年11月6日,石渠民警王志剛離開整整一個月了。他的妻子、兄弟們從成都和黑水老家趕到石渠。他的骨灰將被安放在當地烈士陵園,這也是他本人生前的心愿。

推開石渠縣公安局四樓盡頭的副政委辦公室大門,陽光灑落一地,窗角的紅花開得正艷。桌上的電腦、水杯,衣架上的警服、工牌,都還是一個月前的那天下午王志剛離開辦公室時的模樣。

“他總是這樣,有了什么線索,就一個人帶點糌粑、酥油,開車或是騎馬,一出去就是好幾天。再回來時,事情都處理妥當了”。

對于王志剛的單槍匹馬,同事們早已習以為常。但這一次的不告而別,卻讓大家至今都難以相信。

那一天/

他倒在了深愛的扎溪卡草原 沒來得及說一句再見

整夜的漫天飛雪過后,草場也籠罩在一片白色之中。

在石渠縣色須鎮團結一村,一戶村民家的圍墻,便是村子和德榮瑪鄉的“邊界”,這也是王志剛走過生命最后時刻的地方。

去年10月6日,王志剛連續奮戰的第6天。他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處理——色須鎮和德榮瑪鄉的草場糾紛。這場糾紛已經持續了近2年,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這次糾紛隱患大,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引發兩方進一步的糾紛。” 前期王志剛已經多次到牧民家中進行調解,連續多天的工作讓他顯得十分疲憊,不少同事勸他休息一下再處理,而他卻在一轉身之后突然重重摔倒在地。

其實,兩個村子的矛盾調解勝利在望,許多村民都簽訂了協議書,這戶位于交界處的村民也已經接受了王志剛的建議,當天就搬離了這里。兩村最終的和解,王志剛卻再也看不到了。

去年10月7日,州公安局發布消息,石渠縣公安局副政委王志剛,在石渠縣色須鎮開展工作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于2017年10月6日19時許,不幸因公殉職。

“再干個2、3年,我就不干了,到時候一定好好陪你們。”前不久,王志剛的話還讓妻子白瑪滿懷期待。如今,王志剛的突然離去,卻讓白瑪難以承受。王志剛去世后,白瑪總是獨自坐著,呆呆望著遠方,每每想起王志剛的承諾、看到一家人的合影,淚水還是會忍不住奪眶而出,“他甚至沒給我們留下一句告別”。

改變/

派出所協警曉紅:“多虧了他,牧民土白改掉偷盜,走上正道。”

“那個時候沒人相信他,只有王所長。”協警曉紅還記得,10年前,在扎多片區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牧民土白的一生。

呷衣鄉牧民土白30歲時,還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平時因為小偷小摸,在村民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他叔叔家掉了一頭牦牛,而土白那幾天正好也殺了一頭牛,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把兩件事聯系到了一起。”面對叔叔和村民們的指責,土白百口莫辯,只能連連擺手,說牦牛絕對不是自己偷的。

雙方僵持不下,找到了當時西區派出所的所長王志剛。面對諸多對土白不利的證據,王志剛還是堅持要親自調查一番。“大家都說不用調查了,肯定就是土白,但是王所長說要自己去親自確認”。最終,在四川與青海交界處,王志剛找到了一張牛皮,與土白叔叔家丟的牦牛吻合。

在為土白洗去了盜竊的嫌疑之后,王志剛又和他進行了一次長談。從那以后,村民們見證了土白的改變。“再也沒有偷盜過,再也沒有因為任何事進過派出所,現在已經娶了妻、成了家”。

在曉紅眼中,對于村里的牧民,王志剛總能“一碗水端平”,“從來不會偏袒任何人,也不會看不起誰”。

飯館老板劉海德:

“我身無分文,他給了我2000塊,我才開起了面館。”

青海人劉海德在石渠縣色須鎮待了整整十年,從身無分文的異鄉人到收入頗豐的生意人,他深知,這一切都離不開王志剛的幫助。

2016年,劉海德從青海老家到石渠收賬,沒想到賬沒收到,自己帶的錢也所剩無幾,連回程的路費也湊不出。后來,他又重新在鎮上找了一份工作,但是沒過多久,雇主家又發生了意外。

時任當地派出所所長的王志剛,正好負責處理其雇主家的事情。“你就先住在派出所里吧,然后再找找活。”了解了劉海德的情況后,王志剛就主動提出幫他解決吃住問題,期間還經常拿零花錢給他。“也不能總是這樣啊,還是要出去工作。”得知了劉海德的想法,王志剛非常支持,建議他就留在石渠,開一家飯館。

“我沒有錢啊。”看出了劉海德的擔憂,王志剛不僅拿出了2000元給他作為啟動資金,還主動幫他尋找店面。

在王志剛的幫助下,劉海德的面館開了起來,而且一開就是7年。前兩年,王志剛幾乎每天光顧,詢問生意,有時還會幫著搭把手。后來,劉海德又承包了一個小市場做了三年生意,直到今年才離開。

聽聞了王志剛去世的消息,遠在青海的劉海德數次落淚,始終無法相信,“我還想回扎溪卡看看我的好兄弟”。

遺憾/

徒弟馬龍祥:“阿哥不在了,誰帶我們走遍藏區。”

楊峰和馬龍祥是王志剛在刑警大隊里親手帶出來的徒弟。

“辦案必須要有廣泛地群眾基礎,我一定要帶你走遍藏區。”

楊峰說,這是王志剛給他們上的第一課。由于石渠地理環境復雜,不少人在作案后,就流竄到相鄰的青海、西藏等地。跨省破案,是他們工作中的常事。

馬龍祥清楚地記得,有一次王志剛帶他一起去青海出差,開車穿行在荒無人煙的草壩子上,眼看天就要黑了,馬龍祥越來越慌。“兄弟,你不要怕,我在,我來開。”似乎是看出了他的憂慮,王志剛接過了方向盤。白雪覆蓋下的草原,經過上百次的往返,已經在王志剛的心里形成了一條清晰的線路,車子朝著一個方向穩穩地前行,馬龍祥心里也漸漸地有了底。

在工作上,學習藏語、熟悉山路、認識牧民,王志剛對兩位徒弟要求嚴格。在生活上,王志剛卻給予了他們更多地照顧。

“因為我們是外地來的,阿哥就經常叫我們到他家去吃飯,說他家要寬敞點”。那時候,王志剛工資不高,還要負擔整個家庭的開銷,自己天天吃食堂,搬了三次家也沒有添置一個新家具,卻總是自掏腰包給兄弟們改善伙食。“他總是說,刑警工作辛苦,大家到齊了就聚個餐,至于錢,他來想辦法”。

辦案搭檔多益:

“王所長走了,誰跟我們一起破案。”

在扎溪卡草原,想要破案,沒有監控,沒有網絡,只能靠長期在牧民之間構建起的一張“信息網”。

早在20年前,王志剛到長沙貢瑪任職時,就認識了當地牧民多益。“那時候,王志剛一個月的工資也就500多,遇到百姓需要幫助,他一下就拿出100、200”。多益端起了手中的酥油茶,在騰起的一團熱氣中,他陷入了對過去的回憶。

從那時起,多益便認定了這個高壯的黑水兄弟,當地發生的大小事他都會和王志剛交流,而王志剛也非常信任他,兩人慢慢變成了破案的好搭檔。

2007年,長沙貢瑪25頭牛被盜,這消息在當地牧民間不脛而走。多益第一時間把情況匯報給了王志剛,王志剛便帶著他一起,騎著馬走遍了東區草原,最后在青海找到了25頭牛。“只要有案子,他就一定要去,零下30、40度他也要去;開車到不了,他就騎摩托,摩托再到不了,騎馬他也要去”。

王志剛的搭檔不僅遍布扎溪卡草原,跨省案件處理得多了,連相鄰的青海民警也和他配合默契。

青海省瑪沁縣公安局局長扎西加和王志剛就是“拜了把子”的鐵哥們。兩人因為一起案件結識,在后來的十余年時間里,攜手破獲了一大批跨境大案要案。這幾天,扎西加數次撥打王志剛的電話都沒有接通,后來才從王志剛同事的口中,得知了他已離世的消息。

“阿哥總夸他的妻子賢惠,我們本來約好了要到他家里嘗嘗嫂子的手藝,可惜沒有機會了。”同一時間,在青海瑪沁縣,一萬盞酥油燈也為王志剛而亮起。

  • 上一篇:耐多藥肺結核病可按比例報銷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