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社會民生 >> 瀏覽文章

我州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紀實

甘孜日報    2019年03月14日

為消費者保駕護航

深入食品倉庫進行檢查。

檢查旅游市場環境。

    ◎謝臣仁 實習記者 鄧方樹/文 州市場監管局/圖

       朋友,當你遭遇消費陷阱無處索賠時,是誰挺身而出;當你需要法律援助維護權益時,是誰及時伸手;當你遭遇消費糾紛難解難分時,是誰積極調停;當你購買到劣質產品遭遇損害時,是誰為之奔波……

相信,有過消費維權經歷的人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是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正是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為我們保駕護航,才讓我們的的消費權益得到充分保障,領略放心舒心消費的快樂。

       抓宣傳 增強守法用法意識

      陽光之下,一排展臺上,假冒偽劣商品無處遁形,市場監督管理人員就這些足可以假亂真的“歪貨”詳盡地向消費者講解識假、辨假知識,讓大家不再上當。

      這是去年3·15消費者權益宣傳日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稻城宣傳的一幕。雖然時過一年,但稻城消費者扎西頓珠仍然記憶猶新。

    “消費者要維護自己的權益,首先得知道自己有哪些權益。” 扎西頓珠表示,聽了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宣傳,知道了自己有哪些權利、權利受到侵害時該怎樣維權。

      有法才可依,知法才守法。“作為一個經營者,以往不知道該遵循哪些條款,無意中觸犯了法律法規還不知道。現在知道該怎樣合法經營、誠信經營、優質經營。”康定個體工商戶扎西達吉連說,《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宣傳真的好!

     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李春蘭表示,人之初,性本誠,通過多途徑、多領域、多方面宣傳誠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形成誠信經營的濃烈氛圍,為消費者營造了優良的消費環境。

     據悉,去年,我州擴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3·15、法制宣傳日、非法集資宣傳等廣場宣傳活動,廣泛宣傳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等法律法規,發放資料近10萬份,得到了更加廣泛、更加有力的社會支持和理解;先后借助中國食品安全報、四川新聞網、甘孜日報、甘孜電視臺等媒體,利用甘孜食藥政務微博、微信、今日頭條更新發布監管動態信息及科普知識560余條,閱讀量近10萬次。

      同時,積極開展“五進”活動,全州各級消費維權組織以“進企業”“進商場”“進學校”“進寺廟”等形式,對各類經營主體進行了入戶式的宣傳、溝通、走訪。對海螺溝涉旅經營戶進行了如何利用提升服務質量化解消費糾紛,如何在跟網絡中介服務企業合作中有效溝通避免合同違約風險等等進行了指導、交流,同時結合景區創建放心、舒心消費品牌要求各經營戶守誠信、保質量、重服務。

      強維權 保護消費合法權益

      當消費權益受到侵害時,總有有力的臂膀伸出。

      消費者王女士在淘寶網購買了我州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青稞和酥油茶,食用后出現胃痛、拉稀等癥狀;隨后檢查了食品的包裝,發現產品外包裝不符合相關規定,且認為商家在宣傳過程中存在虛假宣傳行為,遂投訴至瀘定縣消委會,請求消委會的幫助。

      瀘定縣消委會經調查,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網絡宣傳中存在虛假宣傳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知情權,應當承擔相關責任。經調解,商家向投訴人賠禮道歉并賠償800元現金。同時,縣消委會啟動“訴轉案”機制,將案件移交瀘定縣食品藥品工商質量監督管理局立案處理,該局根據相關規定責令該公司改正并沒收違法所得923.12元,罰款人民幣923.12元,合計1846.24元。

      這只是眾多消費維權中一例,2018年,我州各級消委會在受理消費者投訴中,認真履行消委會的職能,熱情接待消費者,及時了解、聽取情況,耐心做好說服調解工作,做好投訴調解,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截止去年5月底,全州共受理投訴166件,接受咨詢900余人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9.15萬元。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通過飛行檢查、專項檢查,先后組織了食品藥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學校周邊“五毛食品”、中藥飲片、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非洲豬瘟等18次專項整治檢查行動。聯合教育、公安、農牧供銷部門對全州學校食堂、學校周邊“五毛食品”、“地溝油”、冷凍庫、旅游景區等食品藥品領域集中開展專項稽查行動,全州共查處違法案件350件,一般程序立案293件,簡易程序處罰57件,罰沒款343.19萬元,移送司法機關2件。

      強力維權,絕不姑息。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有假必打、有欺必罰,將沒收的假冒偽劣商品進行集中環保銷毀,讓頂風作案者血本無歸,嚴厲打擊和震懾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經營行為。

      重協調 加大共建共治力度

      聚眾力、謀共治。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從來不是孤軍奮戰。

      消費維權工作是涉及民生的大事,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必須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消委會相關成員單位、企業代表召開聯系會,對我州消費維權工作進行商討,通過聯系會增強各部門及企業對消費維權工作的重要性及意義,各成員單位及企業代表在各自部門的職能范圍內一定會做好相關工作,群策群力,共建共治。

      農村是消費維權的難點,更是重點,不能為農牧民群眾提供優良的消費環境就是失敗的消費。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充分發揮食安辦的綜合協調作用,落實省消委《關于開展“品質消費 振興鄉村”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持續開展農牧區食品藥品安全治理,著力解決農村自辦群體性宴席、食品“三小”業態、基層藥店、診所購銷渠道混亂等食品藥品安全突出問題。全州聘請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 3515名,比上年增加1601人,實現行政村(社區)市場監督管理人員全覆蓋;全面實施食品藥品安全違法行為有獎舉報,進一步完善了《甘孜州食品藥品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食藥監系統12331專線電話及12331綜合性投訴舉報平臺運行成效顯著,著力引導廣大農村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幫助農村消費者掌握消費糾紛救濟途徑,提高廣大農村消費者的維權能力,打通了農村消費維權“最后一公里”。

      致力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消費的意義不僅在流通,消費的意義更在發展。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針對我州“有產品無品牌,有品牌少名牌”的窘況,將依法監管與高效服務有機結合,為優勢產業發展鋪路架橋,強力打造特色產業發展“新地標”,研發推出一批青稞、野生菌、牦牛肉、中藏藥等系列特色產品,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技術咨詢,積極在食品生產企業全面推行HACCP體系,多次深入藍逸高原食品有限公司、得榮舞韻金沙生態酒莊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上門服務和指導,如期完成“甘孜州常用藏藥材炮制方法整理與研究”項目;引進2家藥品批發企業,企業先后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建成了符合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要求的管理體系,為全州經濟發展創造新興增長點、為群眾脫貧致富滋生強勁活力。

     “消費環境建設,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將馳而不息、奮發有為,為甘孜廣大群眾營造更加優良的消費環境,讓大家能放心消費,更能舒心消費。”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李春蘭說。

      采訪后記

     依法履職 消費維權

      消費看上去非常簡單,就是掏錢買東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除了這些之外,人們在消費的時候彼此交換的還有信任和尊重,大家渴望的是誠實守信的消費環境。隨著消費領域不斷出現新的業態、新的渠道,消費者權益保護也不斷迎來新的熱點與考驗。

      消費結構升級是促進經濟模式轉型的新動力,是改善民生、推動發展、完善機制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消費維權是拉動經濟增長、創新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

      在采訪中,筆者發現州市場監督部門通過研究消費新熱點、新趨勢和新領域,引導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農村消費的有序發展,為發揮消費引領作用作出新貢獻。

      重視消費者、關注消費者、呵護消費者、適應消費者,及時反映消費者呼聲,主張消費者權益,解決理念誤點、制度盲點、消費痛點,我州一直在路上。相信有了市場監督部門的不懈努力,市場服務消費品質一定會得到大力提升,消費者權益一定會得到更大更好保護。




  • 上一篇:丹巴縣斬斷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