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我州緊扣“精、新、實”扎實開展“大調研”

甘孜日報    2018年06月12日

讓調研“擲地有聲”出實效

本網訊 連日來,我州始終把“大調研”作為服務大局、履行職能的重中之重,精準把握好調研選題、組織實施、成果轉化等調查研究環節,為助推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貢獻甘孜智慧和力量。

圍繞中心大局

精選調研課題

我州緊緊圍繞社會經濟發展大局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分析研究中央、省委重大部署要求,突出“發展、民生、穩定”三件大事,精心篩選全州27個重大課題。

找準“甘孜路徑”,突出前瞻性。圍繞省委謀劃構建“一干多支”發展格局,把握甘孜正迎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機遇窗口期,突出謀劃高質量發展,確定建設“三個百公里產業帶”推進農業現代化研究、推動全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甘孜州提升水電開發質量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研究等9個課題。

搶抓“甘孜機遇”,突出針對性。搶抓對“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出臺特殊幫扶政策契機,把握甘孜正處于同步全面小康的攻堅決勝期,突出切實改善民生,確定甘孜州打贏深度貧困脫貧攻堅戰研究、以“第四輪”甘推為契機加快甘孜交通發展對策研究、提升教育和衛生質量研究等6個課題。

把握“甘孜定位”,突出特殊性。抓牢習近平新時期西藏工作基本方略落實,把握甘孜正面臨重大風險轉變期,突出依法治理,確定藏傳佛教領域突出問題研究、深化依法治州工作研究、全域旅游發展研究等12個課題。

堅持務實重行

創新開展調研

在開展活動中,我州充分發揮黨政主要領導“頭雁效應”,引領全員參與,向基層一線“問診”,充分收集推動甘孜發展、促進民生改善、維護社會和諧等方面“金點子”500余條。

整合力量搞調研。形成“四大班子”主要領導+34個州級領導+18個縣市黨政領導+N個部門的“4+34+18+N”的調研格局,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力量,深入全州18個縣(市)、325個鄉(鎮),做到調研零距離、全覆蓋、無死角。

改進方式搞調研。通過召開“壩壩會”“馬背會”等方式開展調研,與群眾“拉家常”,真正聽民聲、察民情。采取“調研+工作”方式,既開展調研,又開展工作;既傾聽民聲,又宣講黨恩;累計開展2500余場次,覆蓋群眾和僧尼10萬余人次。

直面問題搞調研。聚焦甘孜仍是“脫貧奔康的難點區、經濟發展的落后區、基礎設施的瓶頸區、公共服務的滯后區、生態環境的脆弱區、反分維穩的重點區”,圍繞150個課題開展調研,注重“一點多調、一題多研”,切實找準解決對策,并以“三審三議”(專家審、專項小組審、專題會議審,群眾議、干部議、媒體議)方式研究,確保問題找得準、對策提得實。

注重成果轉化

確保調研實效

我州準確把握轉化時機,緊緊圍繞中央、省委當前重大戰略,緊密結合本地資源和現有基礎適時轉化;精心選擇轉化載體,利用媒體宣傳、集中討論、學習參考等多種形式進行有效轉化;建立成果轉化機制,加強跟蹤回訪、督促指導、聯席協商等,切實在事關甘孜發展若干重大戰略問題上形成共識。

以調研謀發展。堅持把調研成效轉化為促進發展的“催化劑”,進一步明晰思路、細化舉措,建設“繁榮甘孜”。深入推進全域旅游,引進有實力的旅游投資運營大企業參與旅游項目規劃建設,培育休閑觀光、山地旅游、生態康養等旅游新業態,積極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大力發展優勢產業,抓好“2個百萬畝”特色產業基地和三個百公里綠色生態產業示范帶建設。著力發展“飛地經濟”,加快推進成甘、甘眉等工業園區建設,加大園區招商引資,積極承接省內外發達地區產業項目轉移。

以調研助民生。堅持把調研成效轉化為改善民生的“助推器”,進一步服務民生、改善民生,建設“小康甘孜”。堅持精準扶貧,以群眾更受益為前提建設基礎設施,加強路水電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三室一園”建設,不斷改善貧困地區發展條件。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繼續實施15年免費教育,嚴格落實控輟保學責任,堅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落實醫療救助和保障政策,持續推進“健康甘孜2030”行動,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讓群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以調研促和諧。堅持把調研成效轉化為促進和諧的“保護傘”,進一步完善機制、依法治理,建設“平安甘孜”。推動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系。全面加強民族宗教工作,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強化依法治寺管僧,推進寺廟分類管理達標升級,深入開展重點寺廟綜合整治、宗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持續開展緝槍治爆、掃黑除惡等專項整治行動,確保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

州三大活動辦公室



  • 上一篇:俄初山采石場環保問題整改效果明顯
  • 下一篇:彭清華:奮力開創全省網信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