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 劉成鳴在新龍白玉甘孜爐霍康定調研督導時強調 抓住重點 破解難題 補齊短板 確保發展民生穩定工作有新成效

甘孜日報    2019年03月15日

圖為劉成鳴在爐霍縣新都片區補償教育教學基地調研。

本網訊 近日,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州委書記劉成鳴先后前往新龍、白玉、甘孜、爐霍、康定,就發展民生穩定工作進行調研督導。他強調,要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全力抓住工作重點、破解工作難題、補齊工作短板,確保在發展民生穩定工作中有新成效。

劉成鳴先后到新龍縣博美鄉仁勒村、新龍縣中學、新龍縣銀多鄉土木寺村、土木寺、白玉亞青寺、格薩爾機場、甘孜縣十字路口警務站、甘孜縣群眾文化中心、甘孜縣邊遠牧區育才學校、甘孜縣下雄鄉然洛村、爐霍縣侏倭鄉、爐霍縣新都片區補償教育點、爐霍縣仁達鄉玉麥比村、康定市塔公鎮、康定市新都橋藏文中學,就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基層黨建、控輟保學、重點項目建設、寺廟規范化管理、掃黑除惡等工作進行調研督導。

我州是全省深度貧困地區之一,脫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劉成鳴不打招呼、隨機走訪,從海撥3200米的仁勒村到海撥4000米左右的土木寺村,他進村入戶,面對面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同他們一起商量如何致富增收。“家里有幾口人”“子女在哪兒上學”“一年收入多少”“收入主要有哪些”……劉成鳴每到一村一戶都問得詳細、看得仔細、聽得認真。他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發展產業、解決增收問題,要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積極引導和支持貧困群眾發展畜牧、種植、勞務等多種產業,千方百計拓寬增收渠道,確保脫貧工作扎實有效,堅決做到脫貧致富不落一村一戶一人;要把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做到長遠謀劃,同步抓好村容村貌和鄉風文明建設,不斷增強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要充分發揮致富帶頭人、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的帶貧減貧作用,采用技能培訓、承包經營、吸納就業、參股分紅等多種形式,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要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加強技術培訓和思想引領,讓農牧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劉成鳴在鄉村調研時詳細了解基層組織建設和掃黑除惡工作推進情況。他強調,基層組織建設是我州抓好發展民生穩定工作的關鍵,要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注重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注重創新工作方法,教育引導農牧民群眾“感黨恩、愛祖國、守法制、奔小康”;要進一步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不斷夯實黨在藏區的執政基礎。在康定市塔公鎮,劉成鳴對該鎮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進行了督導,特別是對中央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組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情況進行了檢查,并對下步工作提出要求。

每到一個縣,劉成鳴都要聽取控輟保學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并走進各教學點實地調研了解。他指出,該項工作事關脫貧攻堅成果和長治久安,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鞏固控輟保學工作成果,持續抓好控輟保學工作。他要求,要抓好補償班的教育教學工作,讓孩子們學文化、學政策、學法律、學技能、學做人;要注重技能培訓,結合本地區的文化特色和優勢,努力把孩子們培養成為民族文化的傳承人,真正實現“學會一技、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要結合我州唐卡繪畫、民族手工藝、縫紉、中藏醫藥等方面的突出優勢,瞄準市場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技能培訓,并利用好對口援助等平臺,全力解決孩子們的就業問題。

3月14日上午,劉成鳴對康定市新都橋藏文中學食堂進行了突擊檢查。他走進食堂,查看洗菜室、切菜室、烹飪室、冷凍室等地,了解食堂管理情況,查看食品生產日期、保質期……。他說,食品安全事關學生的身體健康,一點也不能馬虎,學校要建立老師陪餐和家長監督制,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確保學校食堂食品安全。

調研中,劉成鳴還專程前往格薩爾機場建設現場了解工程進展情況。他說,機場的建成通航對于我州北路片區的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希望建設單位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努力實現工程早建成、早通航。在調研中,劉成鳴還前往白玉縣亞青寺和新龍縣土木寺調研寺廟規范化管理工作,并在部分縣警務室、執勤點看望慰問執勤民警、武警官兵。

州政協主席向秋,州委副書記李江,州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羅振華,州委常委、統戰部長舒大春,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松呷,州政府副州長、白玉縣委書記康光友,州政府副州長、公安局長高展,州政協副主席、甘孜縣委書記雷建平,州委、州政府聯系副秘書長和四縣黨政主要領導分別陪同調研。

記者 楊杰 文/圖


  • 上一篇:四川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 審議大會各項決議草案和有關建議表決稿
  • 下一篇:上下同心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