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9年06月12日
亞洲最大固體鋰輝礦在康定投產
本網訊 6月10日,康定市大型新能源項目融達鋰業康定甲基卡鋰輝礦投產儀式在康定市塔公鎮舉行。州委常委、康定市委書記鄧立軍,州政府副州長杜德清,州市相關領導及企業負責人出席投產儀式。
甲基卡鋰輝礦區位于康定、雅江、道孚三縣(市)交界處,目前已探明資源儲量188.77萬噸,資源潛力有望突破300萬噸,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鋰輝石礦床,資源儲量居亞洲第一。甘孜州融達鋰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呂斌介紹負責人介紹,項目投產后預計今年將產出鋰精礦3萬噸左右;完整生產年度,可產鋰精礦約7萬噸到8萬噸。
甘孜州融達鋰業有限公司選礦廠廠長涂曉釩介紹,選礦廠將通過先進環保工藝和循環設施,解決生產廢水排放的環保問題。
為造福當地百姓,州政府與融達鋰業公司簽訂建立鋰資源開發利益共享機制協議,2019—2023年,融達鋰業從鋰精礦產品銷售產生的收入中提取利益共享資金留給地方。5月底,該公司已全面啟動對老百姓共享資金的兌現工作,目前已向塔公鎮村民兌現征地補償款961萬元;投入資金350萬元架設網圍欄8000米。同時將投資近9000萬元,對礦區道路進行提檔升級,解決塔公鎮村民出行問題。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的積極引導支持,我省在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中也對新能源化工提出目標要求,對此,州、市兩級黨委政府將甲基卡鋰輝礦區資源開發作為重大項目全力推進。按照2020年四川將基本建成綠色礦業發展新模式的目標要求,州委、州政府明確提出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按照“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采取“州內開礦、州外加工”的方式,在“飛地”園區成甘工業園區對原礦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放飛“鋰想”,喚醒“沉睡”資源,造福一方百姓。
記者 張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