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改寫“生命禁區”的歷史

四川日報    2019年07月17日

2010年以來,金牛區共派出5批干部長駐甘孜州石渠縣

石渠縣洛須鎮鄧瑪農業科技觀光示范產業園。朱文博 攝

石渠縣市民文化體育活動中心。朱文博 攝

       □王懷 蔣君芳

  境內平均海拔4000米的甘孜州石渠縣,因“距離太陽近”被稱為“太陽部落”,也因惡劣的自然環境被稱為“生命禁區”。6月28日,“2019援藏紀行”第二小組來到這里。

  抵達當日,記者們就感受到了“生命禁區”的威力:頭脹,夜晚入睡困難。“我們有些隊員來了大半年,都還沒有完全適應高原反應。”金牛區援藏工作隊領隊張正強輕松的語氣背后,透露出援藏工作的艱辛。

  自2010年啟動援藏工作以來,金牛區共派出5批、117名援藏干部長駐石渠縣,幫助當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一批接著一批干,“生命禁區”的歷史,一次次被改寫。

突破1

建成省內海拔最高縣內唯一的電影院

  “今天晚上我們將放映兩場電影,《千與千尋》和《八子》。”每天中午在微信群里公布當日放映電影名單,是格勒青批作為太陽部落電影院負責人的日常工作之一。這是石渠縣目前唯一一家電影院,也是目前省內海拔最高的電影院,是當地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

  對口幫扶石渠以來,成都市金牛區鎖定一件大事:為當地建設市民文化體育活動中心。該項目總投資3934萬元,其中金牛區投資2000余萬元,項目于2016年開工建設,2018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

  活動中心最“惹眼”的建筑,是一棟外形神似牧區帳篷的三層主體建筑。主體建筑的頂部,借鑒了石渠縣色須寺的外形設計,建筑外部的壁畫均為當地手工藝人親手繪制。活動中心的廣場上,以微縮的形式展現石渠縣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如石經城、石經墻等。

  這里不光設置了電影院,還有新華書店、文化館、室內體育館等。體育館內的籃球場,是石渠縣唯一一個室內籃球場,設有2500個座位的看臺。就在不久前,2019“云端石渠”男子籃球聯賽在這里成功舉辦。

  張正強說,已經投用的市民文化體育活動中心,通過組織農牧民群眾觀看紅色電影、舉辦球類比賽、閱讀經典等活動,有效促進廣大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石渠干部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突破2

成立首家國有投資平臺 為區域內農產品打開銷路

  色須鎮,石渠西片區的重鎮。石渠縣太陽部落農畜土特產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辦公地點就設在這里。這家公司也是石渠縣首家國有投資平臺——石渠縣太陽部落國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之一。

  “石渠縣有很多特色資源和產品,但是背后沒有一個很好的推手,所以我們為當地引入‘國有投資平臺’概念。”張正強介紹說,從2017年開始,金牛區連續三年為石渠縣首家國有投資平臺注入資金共計1200萬元。

  “來,嘗嘗我們推出的牦牛酸奶,味道不錯的。”見到新朋友,太陽部落國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葉樹兵總是習慣性地開始推銷自家的產品。作為甘孜州最早拿到乳制品生產許可證的公司,去年他們賣了400多萬元的農畜土特產。而這“400多萬元產品”的原材料,幾乎都是從石渠縣村民手中采購而來。

  葉樹兵說,目前公司跟石渠縣內108家合作社有著固定的采購關系,僅石渠特有的曬干后的白菌,去年的收購量就達到了2.5噸左右。

  石渠的農畜土特產銷路目前主要集中于甘孜州內。為了打開銷路,就在采訪的前兩天,葉樹兵的同事還趕赴成都,在金牛區的幫助協調下,在成都國際商貿城開設了一個專門的展銷點位,享受5年的免租期。

突破3

告別外運 群眾吃上本地蔬菜

  “一年兩季,冬季和大約在冬季。”寒冷的氣候,讓很多果蔬在這里生長困難。石渠縣群眾生活日常需求的果蔬,大量來自州外。

  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正在解決這個難題。6月29日,“2019援藏紀行”第二小組來到石渠縣洛須鎮鄧瑪農業科技觀光示范產業園。2017年4月,金牛區投入400余萬元,助推石渠縣啟動建設這個產業園。項目總投資2.62億元,一期工程已于去年建設完成,各式各樣的蔬菜正在40個冬暖式大棚內蓬勃生長。

  譚明正是園區聘請的蔬菜種植技術的總負責人之一,“恒溫大棚解決了高原氣候寒冷的問題,加上光照充足,土壤無污染,種出來的蔬菜品質好、產量高。”譚明正敲了敲大棚的外壁,響聲清脆,“這個大棚采用的是一種特殊材料,可吸熱保溫。”

  當天,園區剛好采摘了1000斤左右的西紅柿,將分揀包裝后送往甘孜縣。負責運營的石渠太陽部落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萬緒介紹說,目前園區正在進行12個綠色有機農產品的認證工作,未來力爭打進中高端市場。

  這不只是個種菜的園區。“這一片會規劃一個親子樂園,那一片會建一個酒店。”走在寬敞的園區里,萬緒描繪了一個集農業現代化生產、休閑觀光旅游、科技示范推廣、助農增收脫貧和生態綠色環保為一體的青藏高原現代農業綜合體。

  雖然綜合體的功能還沒完全實現,但在助農增收上已經發揮作用。萬緒說,目前園區解決了石渠縣85人就近就業,去年實現務工收入102萬元,周邊255戶農民獲得土地流轉收益共計56萬元。



  • 上一篇:我省半年經濟總量首破2萬億元
  • 下一篇: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 聚焦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