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9年07月17日
粵川著力構建產業幫扶長效機制
●截至目前,廣東對口支援甘孜和扶貧協作涼山的項目共計271個,已完成投資5.3億元
●廣東省將利用廣州市區建設的廣東省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契機,組織涼山、甘孜特色農產品銷售企業入駐市場,將涼山、甘孜優質農牧產品推廣到粵港澳乃至國際大市場,實現“甘品粵銷”“涼品粵銷”常態化
本網訊(袁婧 侯沖)7月16日,記者從廣東·四川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聯席會議上獲悉,廣東、四川兩省將高位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聚焦甘孜、涼山特色優勢產業,引導更多廣東優質企業到甘孜州、涼山州投資興業,構建產業幫扶長效機制。
廣東省對口支援甘孜州始于2014年。廣州、深圳、珠海等8市對口聯系甘孜州18個縣。對口涼山州扶貧協作工作2010年最早由珠海市承擔,后于2016年調整為佛山市。近三年來,佛山市與涼山州結對的鄉鎮達33對、村村結對達25對,佛山企業與涼山州222個村開展村企結對幫扶。
數據顯示:今年到甘孜、涼山考察投資的廣東企業超過110家,在涼山投資注冊企業新增12家,新增投資額10億元。立足甘孜、涼山特色資源稟賦,充分發揮廣東的市場、技術等優勢,如何開展多層次的產業合作,擺在了粵川兩省的面前。
“甘品粵銷”“涼品粵銷”正逐漸常態化——
幾天前,由廣東(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組等召開的“愛滿涼山·助力脫貧”以購代捐動員會上,苦蕎麥、野生菌、核桃油……來自涼山州的數十種農副產品受到了佛山市民的歡迎。
據了解,廣東省將利用廣州市區建設的廣東省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契機,組織涼山、甘孜特色農產品銷售企業入駐市場,將涼山、甘孜優質農牧產品推廣到粵港澳乃至國際大市場,實現“甘品粵銷”“涼品粵銷”常態化。
藏區和彝區老百姓的獲得感也在不斷增強——
在甘孜州,先后有70余家廣東企業開展就業扶貧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超過8300個;在涼山州,2016年至今年6月,廣東援建安全住房6214套,為近2.6萬名貧困戶解決安全住房問題……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讓藏區和彝區老百姓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在廣州市的對口援建下,新龍縣河口片區寄宿制學校硬件條件改善了,孩子們只要拎幾件換洗衣服即可入住入學。”甘孜州新龍縣教體局局長四龍仁孜說。就在去年,廣東省與四川省商定計劃外再新增資金1.5億元,推動康定市第二中學、白玉縣第二完全小學、甘孜縣邊遠農牧區雙語寄宿制學校開工建設。
截至目前,廣東對口支援甘孜和扶貧協作涼山的項目共計271個,其中已開工199個、完工19個、53個正開展前期工作,已完成投資5.3億元。
提升產業援建實效、突出抓好民生項目,粵川兩省還將進一步深化精準對接,加強兩省間、部門間以及市縣間等多層次精準對接,共同推動兩地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協同推進機制。
著眼未來,廣東攜手四川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精準發力,突出安全住房、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安全飲水等重點領域,扎實推進文化旅游、生態農業等特色優勢產業交流合作,同時搶抓“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依托泛珠區域合作等平臺,務實推進兩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勢產業合作及區域協同創新,深化兩省經貿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