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傳遞出哪些新信號

四川日報    2020年07月11日

□川報記者 梁現瑞 王國平 張明海

  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傳遞出哪些新信號?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

信號1

統籌規劃布局一批省級新區

  會議透露,要在經濟水平發展和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區域中心城市統籌規劃布局一批省級新區,這是提高區域中心城市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的重大舉措。

  序幕已拉開。今年2月,全省首個省級新區——宜賓三江新區正式獲批成立。兩個月后,成都東部新區獲批成立。

  更多的新區正在謀劃中。會上,南充市委負責人透露,當地也正在謀劃設立省級新區。

  最終會有多少個省級新區誕生,會議沒有透露,但強調,不能一哄而上,降格以求,要真正把省級新區建設成為承擔區域發展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平臺。

信號2

支持打造一批合作先行區示范區和協同區

  四川6個市17個縣(市、區)與重慶13個區(縣)毗鄰,具備融合發展的地利之便。

  會議透露,要把深化川渝毗鄰地區合作作為重要抓手,支持打造一批合作先行區、示范區和協同區;協同重慶加快建設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為推進成渝地區統籌發展探索新路、作出示范。

  行動同樣已展開。7月1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聯合辦公室在重慶召開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專題會,正式啟動示范區創建工作。

信號3

要建3個“1小時交通圈”

  會議透露了“內聯”和“外暢”兩個方向的交通建設。

  聚焦“內聯”,要加快推進成渝中線高鐵等重大項目建設,形成成渝兩市之間、兩市至區域內主要城市之間、成都都市圈內的3個“1小時交通圈”。聚焦“外暢”,加快成自宜、成達萬、成蘭(西寧)及渝西、渝昆等出川高鐵建設,打通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的南向鐵海聯運大通道,開辟成都經達州至萬州港的東向鐵水聯運新通道,提升以中歐班列(成渝)為帶動的西向北向陸路運輸大通道,構建陸海互濟、東西暢達、南北貫通的戰略性綜合運輸通道格局。

信號4

建設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

  會議透露,攜手重慶建設川渝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支持四川天府新區和重慶兩江新區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共建“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和對外交往中心。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背景下,天府新區和兩江新區將不斷發揮國家級新區示范引領作用。日前,天府新區與兩江新區正式啟動證照異地互辦互發,今后兩個國家級新區之間開辦企業可互相異地發放營業執照,激發兩地市場主體活力。

  在創新方面,將以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中國(綿陽)科技城為主要承載區,以“一城多園”模式與重慶共建中國西部科學城,打造輻射帶動西部地區的創新引擎。

信號5

探索共同設立政府投資基金

  會議透露,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探索共同設立政府投資基金,以資本為紐帶,采取互相參股、入股等市場化形式,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

  行動已經展開。4月29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首只發展基金落地重慶高新區。由包括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六方簽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基金發起人意向協議》,共同發起設立總規模300億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基金(暫定名),此舉標志著川渝兩地在金融和產業領域正式開啟深度合作。



  • 上一篇:區域戰略如何與國家戰略銜接
  • 下一篇: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