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聞周刊 2020年07月22日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吳光于
◇不會普通話、毒品橫行、增收渠道窄等問題,一直是阻礙涼山脫貧最沉重的“鐵索”,成為掛牌督戰重點
◇就在兩年前,這個孩子還一句普通話都不會,現在已經“小手拉大手”,當起父母的小老師
◇通過督戰,要實現涼山州吸毒人員管控率達到95%以上,在冊吸毒人員復吸率低于2%。外流販毒人數要再降10%
北起大渡河,南至金沙江,東鄰四川盆地,西連橫斷山脈,大涼山總帶給人們無盡遐思。然而在漫長的歷史中,貧困猶如一根生銹的鐵索緊緊綁縛著這片土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迎來自民主改革后最大的變化。過去5年,涼山已累計實現1772個貧困村退出、80.1萬貧困人口脫貧。
在脫貧攻堅沖刺階段,今年四川省對集中在涼山州的全省最后7個未摘帽貧困縣,和300個未退出貧困村進行掛牌督戰。聚焦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12個省級部門分別組建工作專班,分行業開展蹲點督戰作戰。
不會普通話、毒品橫行、增收渠道窄等問題,一直是阻礙涼山脫貧最沉重的“鐵索”,也成為掛牌督戰的重點之一。涼山各族干部群眾鼓足干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雙線作戰,確保最后17.8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教育扶貧斬窮鏈
“那時家里太窮了,沒有辦法供兩個女孩上學,妹妹偷偷跑到學校想讀書,卻被媽媽硬拉回去放羊了。”39歲的普格中學女教師格及莫沙諾回憶起28年前的情形,眼里噙滿了淚水。
失學、輟學率高,一度是涼山的老大難問題。針對這個薄弱環節,當地動真碰硬。
去年,32位家長因不送適齡兒童入學被起訴;2020年寒假期間,公安機關對組織未成年人務工行為刑事立案5起、刑拘8人,行政拘留3人。
近日,涼山州又選派105名州級教育評估專家組成督戰考核組,按照“不漏一縣一鄉一校一人”的原則,開展2020年春季學期控輟保學重點督戰暨2019年控輟保學年終考核工作,現場訪談1678名學校負責人、422個鄉鎮主要負責人,并隨機抽取國扶系統中適齡兒童就讀信息進行實地核查。
涼山州分管教育的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曾令舉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目前全州已建立起全覆蓋的學齡兒童數據庫,通過數據封閉運行和動態監管,學齡兒童的入學情況一目了然,也使基層工作更具針對性。
如今,曾經沉睡在涼山學齡兒童數據庫中的60972個名字已從失輟學名單中“銷號”。這意味著60972個曾離開書桌的孩子已全部重返校園。
有學上,還要上好學。過去,由于交通閉塞、經濟落后,涼山的很多彝族群眾聽不懂漢語,幼兒上學后聽不懂普通話的問題日益突出。
為此,涼山州于2015年啟動“一村一幼”計劃,將“學會普通話,養成好習慣”作為幼兒培養目標。依托“一村一幼”,2018年“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啟動,在全州尚未覆蓋學前教育資源的行政村和人口較多、居住集中的自然村設立村級幼兒教學點,目前已覆蓋全州17縣市3895個幼兒園(幼教點)。涼山幼兒的普通話水平大幅提升。
記者在越西縣大花鄉瓦爾村幼教點采訪時,6歲的彝族小姑娘孫學花用標準的普通話背誦了一首古詩《畫》。幼教點老師魏玲說,就在兩年前,這個孩子還一句普通話都不會,現在已經“小手拉大手”,當起父母的小老師。
超強鐵腕治毒
很長一段時間,涼山是金三角海洛因進入中國內陸的通道,毒品曾像揮之不去的夢魘,成為涼山脫貧路上的攔路虎。
為攻克這一頑疾,涼山厲行禁毒,堅決打響禁毒助脫貧人民戰爭、攻堅戰。過去兩年全國破獲的毒品刑事案件中,毒品去向地、途經地、來源地為涼山的案件連續同比降幅達到40%以上;外流販毒連續三年大幅下降40%以上。
今年初,涼山州委禁毒委員會制定了全州禁毒攻堅督戰工作方案,以全州除木里縣之外的16個縣市、30個毒品問題重點鄉鎮、40個重點村等重點地區作為督戰對象,逐級逐項督導推動。
“通過督戰,要實現吸毒人員管控率95%以上,在冊吸毒人員復吸率低于2%。外流販毒人數要再降10%。”涼山州公安局禁毒局副局長周脈軍說。
2017年底,涼山啟動了以社區戒毒康復為主,兼具強制隔離戒毒、教育轉化、就業培訓、回歸安置功能的綜合戒毒場所——“綠色家園”的建設。
萬壽菊、格桑花……在綠色家園語錄塔社區,學院宿舍樓后盛開的鮮花全部出自曾經的吸毒人員吳某和他的同伴之手。染上毒癮前,他是一位農技師。
在綠色家園,社區管理人員并不稱他們為“戒毒人員”,而是“居民”。每個社區設立黨支部、社區派出所等組織機構,力求讓他們有家的感覺。綠色家園還引進了10家電子加工、商貿服務公司,提供就業崗位,僅今年1至5月,就實現“居民”總工資收入1214萬元。
通過掛牌督戰等一系列有力舉措,截至目前,涼山州“1+15”綠色家園項目已基本全面建成并投用,共收治戒毒康復“居民”6928人,全州3276名建檔立卡貧困吸毒人員已全部勸送至綠色家園進行戒毒康復、就業幫扶。
東西協作注動力
“我們在保持原有村企結對、村村結對等結對幫扶關系基礎上,今年又重點推動172家佛山企業或社會組織結對涼山掛牌督戰村。”在不久前舉行的四川省東西部扶貧協作現場推進會上,廣東(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組副組長王世容話音剛落,場內就響起熱烈的掌聲。
東西部扶貧協作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掛牌督戰尤是。
今年,除佛山社會力量落實掛牌督戰村幫扶資金3249萬元外,佛山市財政還增撥1000萬元財政援助資金,專項用于支持掛牌督戰村脫貧退出。
按照中央掛牌督戰工作要求,今年4月起,浙江助力涼山未摘帽貧困縣布拖縣和喜德縣100個掛牌督戰村。杭州組織社會力量結對幫扶喜德縣18個貧困村,將在資金支持、勞務協作、產業合作等方面開展幫扶舉措。
特別是依托東西部扶貧勞務協作機制,涼山州狠抓就業扶貧不松勁,最大限度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對貧困群眾就業增收的影響。
美姑縣人社局在摸清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意愿基礎上,積極與廣東佛山市、浙江金華市及省內樂山市等地人社部門對接。今年,美姑縣人社局與金華市浦江縣人社局對接,達成“點對點”勞務輸出就業合作框架協議。
彝族姑娘布格瓦洛是昭覺縣四開鄉溝洛村的貧困群眾,受限于文化程度,其外出務工每月工資收入低,一家六口生活艱難。今年初,扶貧干部到村里宣傳就業扶貧政策,到廣東佛山禪城區務工,每月除工資外,還可領到1000元政府穩崗就業補貼。首次去佛山務工的,還有1000元一次性生活補貼。布格瓦洛報了名,體檢合格后,于3月乘上了由政府組織的勞務輸出大巴。
四川省人社廳掛牌督戰涼山州就業扶貧工作專班已分組進駐昭覺、美姑等7個未摘帽貧困縣,聚焦戶戶有就業目標,重點針對涼山州貧困勞動力基礎臺賬建設管理、貧困勞動力返崗復工和新增轉移就業、公益性崗位新增就業及問題整改四個方面,進行實地督戰。
截至今年3月底,涼山州包括貧困勞動力在內的農民工外出務工人數累計達61.76萬人,為歷史同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