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發展生態農業 助力脫貧奔康

甘孜日報    2020年07月22日

本網訊 7月20日,記者從州農牧農村局獲悉,近年來,我州充分發揮自然生態良好的優勢,以“育龍頭”“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抓農旅”為契機,積極引導、大力發展高原現代特色綠色生態農業,以此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產業富民戰略穩步提升。

全州引進和培育涉農企業55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717家、家庭農場392家、種養大戶3497家。流轉農村土地7.61萬畝、流轉草地28.76萬畝、流轉林地20.45萬畝,發展成員68095戶,帶動非成員農戶56603戶發展和經營特色農牧業,讓農民在土地流轉、股份分紅及就地就業中獲取更多來自土地方面的收益。

建基地、抓示范,積極發揮生態農業發展基地建設的示范引領作用,建成特色農業產業基地94.75萬畝、林業產業基地103.26萬畝,標準化養殖場(小區)81個,集體牧場77個。

圍繞“圣潔甘孜”酒、肉、糧、油、水、果、蔬、茶、菌、藥10大優勢特色產業,建設農產品初加工商品化處理線17條、設施設備416座,年初加工產品能力突破10萬噸,農特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產業鏈有效延伸;青稞白酒、紅葡萄酒、茶葉和中藏藥業等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有序推進。全州農產品加工產值達4.8億元。

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全省首個松茸及其制品地方標準獲批實施,制定農業地方標準38個,累計登記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99個(其中:無公害農畜產品133個、綠色食品15個、有機農產品40個、地理標志產品11個),授權使用“四川扶貧”商標農產品87個,“圣潔甘孜”成為全省十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旅融合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業體驗、電商平臺等新產業新業態得到新的發展。全州已創建州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鄉(鎮)12個、示范村32個,扶持發展特色鄉村酒店、示范休閑農莊和民居接待戶782家,鄉村旅游從業人員達1.56萬人。2019年鄉村旅游接待游客53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8.5億元,鄉村旅游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記者 李婭妮




  • 上一篇:我州經濟實現小幅增長
  • 下一篇:1至6月全州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32.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