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玲龍一號”全球首堆開工建設

四川日報    2021年07月14日

全球唯一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審查的三代核能小堆

  本網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徐莉莎)7月13日上午,在我國最南端的核電基地——海南昌江,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玲龍一號”開工建設,標志著我國在模塊化小型堆技術上走在世界前列。

  “玲龍一號”電功率12.5萬千瓦,建成后年發電量可達10億千瓦時,滿足52.6萬戶家庭生活所需。其核島面積只有“華龍一號”的三分之一,功率是“華龍一號”的十分之一。

  區別于傳統核電技術,“玲龍一號”采用的是類似搭積木的模塊化建造。通過單個模塊標準化設計、制造和批量生產,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時,它較低的功率降低了核燃料裝載量,減少了放射性源項。

  目前,“玲龍一號”是全球唯一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官方審查的三代核能小堆。它由在川央企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歷時十余年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這是中國核電的又一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玲龍一號”首堆的建設,將使小型堆技術得到全方位實施及驗證,加速提升我國在模塊化小型堆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為后續規模化、批量化建設奠定基礎,鞏固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先發優勢,形成我國自主的堆型品牌。

●新聞深一度

十年磨一劍“玲龍一號”不一般

什么是小型堆?它將為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哪些便利?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又是怎樣“十年磨一劍”,研發出全球領先的“玲龍一號”?

  近日,記者分別對話了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玲龍一號”項目總經理劉承敏和中核集團“玲龍一號”總設計師宋丹戎。

為何開發這種小型堆?

  記者:什么叫小型堆?和“華龍一號”相比有什么區別?

  劉承敏: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定義,小型堆是指電功率30萬千瓦以下的反應堆。“華龍一號”的電功率是100萬千瓦,遠遠大于小型堆的功率范圍,是采用分散布置的反應堆。而“玲龍一號”的電功率是12.5萬千瓦,采用的是一體化布置。

  記者:我們既然已經全面掌握了“華龍一號”的技術,為何還要開發“玲龍一號”這種小型堆?

  劉承敏:與“華龍一號”這樣的三代大型反應堆主要用于核能發電不同,“玲龍一號”主要是核能綜合利用,除了可以發電外,還可實現核能的多用途。比如,可以為城市供熱、提供工業蒸汽、海水淡化、石油開采等提供電能,適用于園區、海島、礦區、高耗能企業自備能源等多種場景應用。

  “玲龍一號”穩定性好,可與風電、光伏相互補充,聯合構建分布式清潔能源體系,沙特、阿聯酋、泰國等國家對小堆有濃厚興趣。

攻克了哪些難題?

  記者:小型堆的技術研發是否借鑒了大型反應堆的技術?和大型反應堆相比,是否更加簡單?

  劉承敏:小堆大堆采用的都是同一種堆型,都屬于壓水堆技術。但小堆也有其獨特之處,“玲龍一號”最突出的特征是一體化設計、模塊化建造和完全非能動的安全系統。

  反應堆是一個模塊,整個反應堆主設備在工廠就裝好了,運到現場直接進行安裝和調試,帶來的優勢就是可以縮短現場的施工時間,縮短建造工期。

  記者:“玲龍一號”是從何時開始研發的?攻克了哪些難題?它的先進技術、先進理念、創新能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宋丹戎:中核集團對小堆的研發自2010年正式啟動。因為和傳統的堆差別大,所以創新的程度和技術跨度大。

  “玲龍一號”是完全從頭開始的自主創新設計,在研發過程中形成大量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圍繞這一開創性的堆型,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研發了包括主泵、驅動機構、直流蒸汽發生器等多項關鍵設備,并建設了全亞洲最大的非能動安全系統綜合實驗臺架,使“玲龍一號”的安全性得到充分的驗證。

  記者:“玲龍一號”的安全性如何?在保障安全性上有哪些獨特的設計?

  宋丹戎:“玲龍一號”功率小,應急計劃區可以控制在廠區邊界內,技術上可實現不需要場外應急干預,可以靠近城鎮及工業園區部署。

  在安全性上,我們采用“固有安全加非能動安全”的設計理念,在設計階段就力爭消除各種潛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此外,“玲龍一號”采用完全非能動安全系統,可以利用自然現象和規律確保反應堆的安全,即便事故后也可以長期不需要人為干預。



  • 上一篇:6月四川CPI同比上漲0.2%
  • 下一篇:全省基層一線黨員示范培訓班開班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dzyw/72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