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黑青稞變成“金豆子”

甘孜日報    2020年05月15日

甘孜縣提高青稞附加值助百姓脫貧奔康

圖為蘇吉康珠正在對青稞餅干進行裝袋。

◎本網記者 張嗥 文/圖

“噶真切(漢語意為感恩)!你們不但解決了我們銷路難的問題,而且收購價格還比市場上高?!?月10日,甘孜縣格薩爾青稞文化產業園倉庫外,生康鄉四村村民土登扎西拿到剛剛賣青稞的錢,喜笑顏開地說:“過去全鄉種植的青稞,不僅賣不起價,而且銷售渠道單一,大家種植青稞的積極性并不高?!?2018年,土登扎西種植的黑青稞,每公斤最高賣到3.2元,而且還不一定賣得出去。自從格薩爾青稞文化產業園建成開園后,全鄉的黑青稞被產業園統一收購,解決了全鄉黑青稞的銷路問題,黑青稞價格也提高到了4.5元/公斤?!艾F在大家種植青稞的積極性都很高,很多村民都把自己家多年的荒地開墾出來,撒上了青稞種子?!蓖恋窃髡f。

據了解,為進一步提升傳統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青稞產品向商業轉化,提高附加值,2018年,甘孜縣成功引進了上海貝瑪食品有限公司,打造集“收購+加工+存儲+展覽”為一體的格薩爾青稞文化產業園,通過園區實現產業的集中、集聚、集約發展,提高農產品轉化率,實現規模化發展。

優勢資源變優勢資產

“我們鄉家家戶戶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種青稞,由于過去青稞的銷路不暢,且價格較低,村民們種植青稞的積極性并不高。”土登扎西說,過去,生康鄉村民們種植的青稞由于賣不到好價錢,多數村民寧愿土地撂荒也不愿種植青稞。

不愿意擴大種植規模,有種植條件卻沒有種植積極性,是甘孜縣脫貧攻堅路上的一道坎?!案首慰h作為我州的農業大縣,是著名的全國青稞商品糧基地之一,年青稞播種面積87795畝,年產青稞總量18614噸,產量占全州的七分之一,素有‘康北糧倉’之美譽。但一直以來,由于缺乏深加工企業,青稞產值低,每畝收入僅在450元左右,銷售渠道受到制約,導致農民種植積極性下降,實現脫貧增收困難?!备首慰h經信商務局局長其格說。

“青稞是甘孜縣的優勢資源,把優勢資源打造成品牌文化,從而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甘孜縣委、縣政府一直在努力。”其格介紹,2018年,甘孜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貝瑪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圍繞“創優勢、出特色、立品牌、創聯動”的核心理念,以高原青稞產業為核心,青稞文化與格薩爾王文化為特色,在斯俄鄉投入資金7000萬元,建成集川藏地域特色、科技培育、產品加工、休閑觀光、創新研發為一體的現代青稞文化園,以打破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困局。

“格薩爾青稞文化產業園于2019年9月試運營,先期對青稞粉、青稞餅干、青稞面、青稞面包、青稞飲料等系列產品進行研發,實現青稞產業的高附加值,帶動全縣青稞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形成青稞產品生產加工的集約化、高效化、生態化。產業園在黨委政府的引導下,青稞收購價從市場現行的每公斤3.0元調整為每公斤4.5元。目前,已收購青稞50000公斤,直接增加群眾收入22.5萬元?!逼涓裾f。 

優勢資產點燃致富夢

“沒想到能賺到這么多錢。”今年春節前,甘孜縣來馬鎮地格村貧困戶澤仁多吉在領到格薩爾青稞文化產業園項目建設一年勞務工資時激動地說,過去因為自己文化程度低,僅靠政府的惠民資金和挖蟲草維持生活?!拔乙蚕肟课易约旱碾p手實現脫貧,可能我能力有限,能做的太少了。2018年,聽說格薩爾青稞文化產業園要招收工人,對文化程度沒有要求,我就想去試試,在大家的幫助下,我不僅賺到了錢,生活也越來越好?!睗扇识嗉嬖V記者,當天,不僅他領到了勞務費,來自甘孜鎮、呷拉鄉、南多鄉、生康鄉等地的800多名農牧民群眾一共捧走了1000萬元勞務工資。

嫻熟的動作、堅定的目光,在格薩爾青稞文化產業園生產車間,蘇吉康珠盯著一袋袋青稞餅干,快速的進行裝袋。“整個青稞產品的生產全部是機械化,除了最后的裝袋。”蘇吉康珠說,她家在呷拉鄉奔德谷村,是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因為家庭貧困,上完初中的她,被迫輟學。“輟學后,我有些自暴自棄。但是黨委政府沒有放棄我,去年,通過政府引薦,我來到格薩爾青稞文化產業園工作,當時工資3000元,這對于我來說,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了?!碧K吉康珠說,去年,她還有幸被公司選派去上海學習,學習歸來后成為了格薩爾青稞文化產業園的一般管理人員,工資也隨之提高?!澳谴问俏业谝淮巫叱龃笊?,在飛機上,我便下定決心,一定珍惜學習機會,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沒想到學成回來后,園區領導讓我當了一般管理人員,不僅收入增加了,日子也越來越好過了?!碧K吉康珠說。

“我們去年在園區選派了24個貧困村民去上海學習,學成歸來后,我們就會重點培養。”格薩爾青稞文化產業園廠長吳建華介紹說,格薩爾青稞文化產業園集青稞科研、加工、文化旅游為一體,分為文化展示區、產品展示區、食品加工區、綜合文化活動區,下一步,還將加大對當地貧困戶的培養,讓她們燃起致富的夢想。

據了解,目前,園區兩條生產加工線已投產,解決了當地貧困人口就業24人,人均月工資3000元。

“在園區全部投運后,我們將與農戶簽訂種植收購協議,預計每年將收購7700噸青稞原料,農戶將增加約3465萬元的收入,從而提升青稞價值鏈,帶動群眾增收。”吳建華說。


  • 上一篇:雅江農牧民脫貧奔康之路暢通無阻
  • 下一篇:爐霍縣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有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