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委員風采丨為民服務要“走心”——州政協委員洛絨傾培的履職感言

甘孜日報    2020年01月15日

◎本網見習記者 洛絨尼瑪

“雖說脫貧已‘摘帽’,但要真正建成小康社會,還有許多工作要做。”1月14日,在州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小組討論會上,州政協委員、雅江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縣總工會主席洛絨傾培向記者吐露心聲。

“人民政協是人民的組織,政協委員是人民的政協委員,背負著人民的重托期望。我時時提醒自己,要不負眾望辦實事辦好事。”在洛絨傾培看來,隨著這個身份帶來的是相應的社會責任,激勵著他擔當作為,多為百姓發聲。

“甘孜州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召開之際,作為一名基層政協委員,在聆聽州政協工作報告后深切地感受到,一年來全州政協及各級政協委員在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切實發揮作用履職盡責,在協商議政中更有地位、在服務大局中更有作為、在服務中心中更有抓手。”洛絨傾培說著深有感觸地說。

“服務大局”正是洛絨傾培與記者交流的中心話題。他告訴記者,政協委員的職責就是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建言獻策。洛絨傾培將這12個字濃縮成“為民服務要走心”7個字,并以此不斷鞭策自己,運用基層政協委員特有的資源和職業敏銳發現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難點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洛絨傾培出生在道孚縣牧民家庭,來自基層的他深切體會到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參加工作以來,尤其在被選為政協委員后,他更加注重深入農牧民家中,傾聽他們的心里話、了解他們的煩心事。這些事情,他都一件件記在筆記上,對自己能解決的不遺余力幫助解決;不能解決的想方設法整合多方力量幫助解決。他說:“我一走進農牧民家里,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他們就像我的親人,他們有困難,我不幫誰幫。”

去年,我州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身為縣委統戰部長,洛絨傾培深知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意義,他通過多層面對宗教界人士進行教育培訓,引導他們發揮積極作用。

“作為一名基層政協委員我深感責任在肩、使命光榮,在過去一年的時間中,我與所處區域內的各級政協委員一道積極發揮政協委員職能職責,開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洛絨傾培坦言,時代發展對政協委員要求越來越高,作為政協委員必須不斷學習,才能提升履職能力、提高履職水平、增強履職實效。洛絨傾培始終把學習新理論、研究新政策、形成新理念作為提升履職能力的根本途徑,在找差距、補短板中提高履職水平,力求更好地履行政協委員職責。

作為“中國松茸之鄉”的雅江縣近年發展迅猛,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給黨員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鞏固脫貧摘帽成果,要在怎樣發展產業、維持穩定增收上下功夫,不能讓群眾脫貧之后又返貧。” 洛絨傾培告訴記者,雅江縣兩河口水電站建成后,可以發展旅游,形成祝桑草原、黑石城、帕姆林、慶大溝、兩河口、康巴漢子村等多點狀、多環狀旅游格局。

“旅游發展了,我們的高原特產也就有銷路了,特色農牧產業就會得到長足發展,群眾的腰包也就鼓了,那才真正地辦了大實事做了大好事。” 洛絨傾培說,在州政協會上,他準備對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州工作中縣(市)如何有所作為提出提案。


  • 上一篇:兩會現場丨州政協委員參加小組討論側記
  • 下一篇:代表通道丨“代表通道”展示智慧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