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0年12月10日
“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啟示⑤
從打造對外開放新平臺,到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再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日益跑出加速度,擘畫出一幅全面開放新圖景
面向未來,我們將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既從世界汲取發展動力,也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一項項高端裝備展示創新科技,多種智能產品全球首發,引來國內外媒體聚焦。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非常時期,這一全球貿易盛會在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舉辦,宣示了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體現了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真誠愿望。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開放40多年來,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經驗。“十三五”時期,我國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5年來,在國內外發展條件和環境深刻變化的情況下,中國堅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維護和推動經濟全球化,踐行開放發展理念,對外開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奏響了中國與世界各國合作發展的新樂章。我們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協同推進戰略互信、投資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開創了對外開放新局面。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對外開放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致力于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正在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21個自貿試驗區形成“雁陣”,海南自由貿易港揚帆起航;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增加到105個;外商投資法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分別壓減至33條和30條;金融業、制造業、服務業等領域開放擴大,資金、人才、科技等領域國際合作拓展……從打造對外開放新平臺,到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再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日益跑出加速度,擘畫出一幅全面開放新圖景。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中歐班列被譽為“鋼鐵駝隊”,開辟了歐亞大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的陸路運輸和國際貿易通道,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亮麗名片。截至今年10月,中歐班列運行線路已達73條。數據顯示,隨著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中國已同138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份合作文件,共同開展超過2000個合作項目。如今,越來越多國家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一條條公路鐵路、一架架橋梁隧道向遠方延伸,一片片工廠園區、一座座醫院學校拔地而起,勾勒出一道道精謹細膩的工筆畫線條,奏響了一曲曲和合共生的華美樂章。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很多項目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恢復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