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康巴時評 >> 瀏覽文章

奮力書寫“后脫貧時代”新篇章

甘孜日報    2021年01月15日

◎洪慶華

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清零”的成績固然激動人心,但也要認識到“全部摘帽”并不能說明扶貧工作就此結束,而是新征程、新時代的起點。扶貧干部要注重推動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搭建起脫貧群眾從全面小康到鄉村振興的橋梁,促進實現共同富裕。

走好脫貧摘帽“最后一公里”。《曹劌論戰》曾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論述。說的是兩軍對陣,將士要堅定執行作戰意圖。脫貧攻堅亦如此,已脫貧摘帽的貧困縣地域差別較大,脫貧基礎也各不同,短期之內返貧風險可能存在。摘帽并非“萬事大吉”,更不可“一過了之”。尤其是在今年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要持續穩住隊伍,保持總體幫扶力量穩定,堅持隊伍不撤、力度不減、鏈子不掉。要依托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體系,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化平臺和人工智能,對出現創業不利、子女就學、家庭遭遇變故、農產品銷售難等觸碰返貧警戒線的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切實“回頭看”“回頭扶”,持續跟蹤收入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不斷強化后續幫扶,增強幫扶后勁。

走實全面小康“最近一公里”。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和一人失業全家返貧福禍相依。因此,既要積極開發直播經濟、電商經濟等新業態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要將“六穩”“六保”工作的幫扶政策與本地實際切實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企業發展能力和就業支撐能力,穩崗拓崗,走就業扶貧可持續發展之路,筑牢防返貧的堤壩。還要通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持續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參與產業發展,真正實現“種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同時,更要引導群眾丟掉“小富即安”的守舊想法,“美好生活需躬身”,要充分利用各級各類培訓,引導脫貧群眾學得一技之長,真正走上依靠自身力量實現“鏈式反應”的致富快車道。真正實現既滿足脫貧群眾目前的生活需求,又為將來更好地發家致富奠定基礎、做好謀劃。

走穩鄉村振興“最先一公里”。全部脫貧之后乘勢而上開啟鄉村振興,踏上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是“十四五”規劃擘畫的光輝歷程。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凝聚力是穩定發展的關鍵,要以這次村(社區)“兩委”換屆為契機,堅持正確導向,擴大選人視野,既可以村內選優、縣鄉派強,也可以社會招賢、能人自薦,確保把政治覺悟高、群眾基礎好又有致富能力的人選出來、用起來。抓好黨建,發揮好脫貧攻堅一線干部“傳幫帶”作用,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內生活為載體,從政治意識、能力提升、工作思路、服務態度和作風整改等方面入手,緊扣“三農”政策、新農村建設、村級治理等重點,通過手把手教、一對一帶、面對面學,全力提升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機制,促進脫貧群眾遠離絕對貧困“紅線”,守住全面小康“底線”。




  • 上一篇:精準科學破解治污難題
  • 下一篇:沒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kbsp/67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