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11月10日
小茶葉培育出大產業。
交通先行建好幸福路。
◎九龍縣融媒體中心 文/圖
深秋的九龍縣魁多鎮甲壩村,遠山蒼翠,空氣清新,豐收后的家家戶戶房梁上都掛著成捆的玉米。雞鳴狗吠,一派田園牧歌的迷人景象。11月2日,筆者從鎮政府乘車出發,沿著蜿蜒的山路一路行走,一個多小時后,便來到甲壩組。
村民一樓一底的“洋房”坐落在青山綠水間,李小明則坐在沙發上喝著魁多鎮產的“天鄉茶”,愛人在打掃衛生,這是他們前年底才建成的新家。
“我要開車去縣城辦點事,如果太晚了,我就在縣城住。”喝完茶,李小明走出客廳,發動他的小汽車,向妻子告別。
汽車在蜿蜒曲折的水泥路上行駛,李小明心花怒放。“現在到縣城只要3個多小時。”李小明說,過去,從江邊盤山而上,共有66道拐,全是泥巴路,僅能通過一輛越野車,坡陡彎急處,險象環生,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車毀人亡。遇到夏天雨季引發泥石流,有的路段垮得連路基都不剩。道路不暢,村民出行、物資運輸受阻,每次進出村都要耗費一天時間。“羊腸小道猴子路,苞谷洋芋望天收,土墻石頂壘空房,屋內混居豬牛羊”,這便是當年甲壩村的真實寫照。
李小明今年38歲,過去和父母住在高山上。種植的玉米連口糧都不夠,只能用土豆換玉米,300斤土豆換100斤玉米,沒有運輸工具,只能背下山去換。有時候,土豆還沒有產出來,家里的口糧又不夠,父母就到山下給別人打欠條,先賒欠玉米回來,等到收了土豆再背下山去抵賬。
“現在我主要做牛馬買賣和蟲草生意,一年收入10多萬元不在話下。家里有4個人,雖然我一個人掙錢,但能夠讓他們過得舒舒服服的。去年,我花了25萬元建了這個新房,國家給了4萬元避險搬遷資金,實際上,我只花了21萬元。”李小明感慨地說,“如果沒有黨的好政策,可能我們一家現在還住在距離這里10公里以外的高山上。”
因為居住在高山上,沒有條件讀書,要走很遠的山路才能到學校讀書,李小明初中畢業就沒有上學了。家里住的是亂石壘砌、石板蓋的房子,現在看來,連豬圈都不如。一年到頭養兩頭豬,因為缺乏糧食,所謂的兩頭豬,瘦得連現在的一頭豬都不如,招待客人用臘肉煮掛面,相當于現在的山珍海味了。那時候,要想到鎮上,得翻越幾座大山,途中住親戚朋友家,到了區上,就算見了大“市面”了。
20歲的時候,李小明外出打工,掙到了錢,坐車到了“城門洞”(小地名)便沒有了公路,望著通往老家的懸崖峭壁,他期盼公路早日修到家門口。
李小明感慨地說,2020年,他不僅搬進了新家,還花了10多萬元買了一輛東風標致轎車,兩個小時一家人就可以“飆”到縣城。他們村民小組有55戶、165人,家家戶戶都有摩托車,12戶買了小汽車。
“過去,甲壩村拉200斤洋芋到二區賣,除去種植成本、油錢,還要倒虧;從二區買一袋120元的化肥,拉到甲壩成本至少增加30元。”魁多鎮黨委書記蘇華榮告訴筆者,為了打通脫貧攻堅的“最后一公里”,縣鄉把甲壩村6.9公里的通村公路作為脫貧“一號工程”加緊實施,公路建成后,2017年,九龍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戰略,甲壩村14戶村民受益。
行走在九龍縣的山山水水,一條條蜿蜒的水泥路通向大山深處,山道上,一輛輛飛馳的車輛,奏響了一曲奔康富民曲。
國道549線石棉(雅安界)至九龍段公路(九石路)全長114.734公里,采用三級公路技術標準,路基寬度7.5米,設計速度30公里/小時,瀝青混凝土路面,主要工程量除了147萬立方米的路基土石方、56座大中橋外,還涵蓋218道涵洞、2座特長隧道,橋隧比達20.7%,整個項目估算總投資41.92億元,建設工期預計6年。
“全縣老百姓萬分期盼九石路早日通車!屆時,從九龍到石棉將從現在的5個多小時縮短至2.5個小時,到成都也無需再翻折多山繞道康定;九石路將和另一條同樣快速推進建設的S469線文(家坪)木(里)路,以及抓實前期工作的G549線九稻路一道,不僅形成了安全快捷的旅游‘閉合’環線,更是進一步助力九龍縣一地連三州(市)和‘藏羌彝走廊’的區位優勢日益凸顯。”九龍縣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表示。
九龍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方和俊說,縣第十三次黨代會謀劃了未來五年九龍縣交通跨越藍圖,將大力實施交通攻堅戰略,突出內聯外暢,完善路網布局規劃,加快G549九石路、九稻路和雙龍路、伍須旅游路等建設,建成S469文木路,爭取G248瓦澤至九龍段高速化規劃并開工建設;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探索高山峽谷地區農村公路“建管養運”機制,改造提升通鄉通村公路,加快農村公路安保建設,積極推進農村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和能力建設,全力構建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方和俊說,九龍縣已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為滿足老百姓出行的幸福感和舒適感,今年,九龍縣2017年S215線九龍到冕寧的200公里的改建工程完工,九龍到冕寧的車程時間也從以前的5個多小時縮短到3個多小時。將全力抓好重點交通項目建設,高質量完成全縣“十四五”交通運輸規劃編制,積極向省、州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匯報,爭取更多項目納入省州級規劃盤子,確保九龍縣在“十四五”中省州補助資金盤子不低于“十三五”期。聚焦開工項目、續建項目、完工項目、儲備項目,圍繞進一步提升國省干線公路整體運行效率,超前謀劃鹽源至新都橋高速公路過境段,抓實九龍至新都橋山軌旅游火車、G549線九稻路和通用機場前期工作,完成G549線九石路3、4標段和G248線九江路提升改造,有序推進S469線文木路建設,開工建設G549線九石路1、2標段;改造危橋3座,新建旅游公路24公里,林區道路33.6公里,全力爭創省級“四好農村公路”示范縣。依托全縣國省干線公路布局,結合縣鄉道路改造提升,穩步實施縣城輻射周邊鄉鎮的縣域快速干道;結合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建設,有序推進建制村通四級雙車道公路,為人員、物資在農村地區的流動創造良好的交通條件。